摘要:当时农村男子到了20岁左右,便要开始找对象,准备结婚,我担任大队干部不久就有人不断地介绍对象,本大队就有几个女孩的家长托人提亲,我都回绝了,原因是当时的婚育政策要求晚婚,结婚年龄男25岁、女23岁,最主要的是我心里好像有了择妻的目标。
31、收获爱情
1979年初,确定了我的终身大事,与杨彩琴定了婚。
当时农村男子到了20岁左右,便要开始找对象,准备结婚,我担任大队干部不久就有人不断地介绍对象,本大队就有几个女孩的家长托人提亲,我都回绝了,原因是当时的婚育政策要求晚婚,结婚年龄男25岁、女23岁,最主要的是我心里好像有了择妻的目标。
1975年8月,刚抽到县委路线教育工作队在县委党校培训其间,50个年轻人好动爱玩,课间除了打朴克牌就是胡谝,安国公社颉河大队来的一名女知青副主任叫H,人长的漂亮又好动爱玩,她用扑克牌给人算卦,预测运程,开始我并没有在意,以为就是玩耍而已。有一天和我同宿舍住的花所公社潘口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张志义算了卦后给我说,H算卦真准,叫我去试一下,张年长我5岁,已经娶妻并生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我也就将信将疑地去H的宿舍试了一下,随便抽了一张牌(是什么牌我忘了)给她,她看了看牌,看了看我,沉思了一会说,你24岁以后人生会有很大的转折改变,你将来的妻子是一个有福人,能给你带来好运。我听了觉得很可笑,尽拣我爱听的说,有什么根据?所以并没有在意,但是后来一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就想起H说的话,自问这人有福吗?能给我带来好运吗?
到了1977年春天,我去崆峒水库慰问民工,返回到四十里铺批发站,看望在大寨潘㱓一起搞路线教育时的工作组副组长党致乾,他给我介绍了四十里铺公社洪岳大队一个朋友的三女儿聂秀娥,见面后我觉的还不错,我在她家去过三次,带她1978年春节后来过我家一次,可能是因为双方的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也没有什么结果。到了1978年下半年,父母亲和爷爷都很着急,我就结束了与聂秀娥的交往。父亲看准了杨涧一队看电磨子的女孩杨彩琴,说起来她还是我们的个远方亲戚,应该称她表妹,她的二哥杨兴明是我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毕业的同学,也是好朋友。我父亲去她家提亲,两个父亲一说即成。
1979年过了春节,我去她家和她谈了一次,感觉到她就是我要找的人,我们双方就同意了,农历正月初十(1979年2月6日)在我家举行了一个极简单的仪式就定了婚,我送给她一个笔记本,写上我填的一首词:
满江红★赠彩琴
春节相会,并长谈,姻缘细筹。一世相伴,风雨同舟。孔雀双双东南飞,鸳鸯对对永不丢。肺腑言,抒怀同畅之,涌暖流。
是战友,并肩走,为伴侣,手挽手。青春火花飞迸,映照恒久。相敬相爱度百年,同志同德过春秋。望前程,幸福与自由,共追求。
这个笔记本和这首词彩琴非常喜欢,珍藏了多年。
又说H女士,她给我用朴克牌算的这一卦都应验了,1994年我调到平凉农校工作后,打听看她在哪里,想当面感谢她一下,结果同学史灵毅说,H跟他原来是同事,目前仍然单身,史灵毅调侃说:你要找赶紧去找,她现在正缺个男人。怎么会是这样的?我就没有去找她,但我还是默默地感谢她,衷心地祝福她。
32、一件遗憾的事情
要说在大队工作期间的失误和遗憾,就是伐了庙院里的一棵柏树和一棵槐树。
1977年夏天,大概是5月份,我去白水公社开会,会上公社管委会郭仕顺主任宣布,公社打算翻修白水戏楼,要伐掉白水、杨涧、段堡大队庙院里的几棵大树做材料。我回到大队召开大队两委班子和各生产队长会议传达了此事,大家(特别是杨涧一、二、三队的干部)都认为树是我们的祖先栽的,长在我们的地方上,为什么公社要伐去修戏楼?要说让他们伐了,还不如我们伐了用木材。因为当时大队部刚修成搬来,要做办公用的桌椅,学校、卫生站也要修建搬迁,做门窗的木料都要在各生产队里伐树解决,所以会上决定把这两棵大树伐了我们用。
树伐倒不久,县政府通报了白水公社管委会:这两棵树是学田庙产,归国家所有,处置权在县财政局,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处置。这时白水公社管委会主任也由郭仕顺调整成任芳,新来的任芳主任把我通知到公社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叫别用木料,等候上面处理。不久县财政局派人拉走了木料,公社也再没有伐白水和段堡大队庙院里的大树,也没有翻修白水戏楼。
这些年来,我一直觉得对不起父老乡亲,因为不管是什么理由,这两棵大树是在我任职期间伐的,是推卸不了责任的。
33、两年参加高考无果
1977年底,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我也报名参加,大概11月份骑自行车到平凉,在新民路小学任教的大舅处住下,四门(政治、语文、数学、理化)课程考了两天,当年是各省命题,并且大、中专一起考试,分別按报名的志愿录取。考试完一个多月后,白水公社将总成绩160分以上的80多人列入政审对象,我在其中,随后又将大学分数提高到200分以上,我还在其中,结果大专以上的院校未录取上,如果当年报上中专,大专录取过后,肯定能被中专录取,但我未报中专,到了录取后期,甘肃省增设了兰州、天水、庆阳、张掖四所师专(原来招生计划中没有列入),要求200分以上未被录取的考生重新报志愿,到县教育局填表,我没有接到通知(主要是广播线断了)没有按时去县教育局填表,几天后我得到信息赶紧去教育局询问,人家说已经过了时限,录取都结束了,白水的范宜仁和朱海文二人填了表就被兰州师专和庆阳师专分别录取了。后来我写了巛高考三题》
报名
离校四载又高考,报名应试心愿了。
同学几人相鼓励,增加勇气填了表。
考试
辛苦复习头绪乱,难有把握能考好。
亲临现场如战场,面对试卷会的少。
无果
考试结束几折滕,无形袭来诸烦恼。
光明前途何处求,才识自己多渺小。
1978年高考、中考分开,在7月份进行,高考改成全国统一命题,中专仍是各省命题,自己又未报中专。报了个大专在白水中学复习了十几天,考试时感觉难度比上年明显增大,考试结束就知道不会有结果,觉得非常丢人。
34、考取平凉师范
通过两年高考无果,我就不再想考学的事情了。但是好像是命运的安排,H算的卦果然应验了。
1979年5月的一天,我无意中去了白水中学,没到別处,直接就到当年负责高、中考报名的朱振武老师的房间。朱老师说今年高考、中考报名都快结束了,怎么没见你报名来?我说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今年不打算考了。朱老师说你报个中专试试,我说我年龄已经24岁了,超过了中专报考的年龄要求。朱老师说,不是绝对的,师范学校录取年龄可放宽到25岁。我从前是不知道有这一政策规定的,就按朱老师说的报了个名,回队里又叫在本大队当民办教师的厚毅荣也去报了名。
报名之后,我想今年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考试了,虽然是中专,也不能轻视,要好好复习一下,我就给杨发明和高维宪两个支部副书记谈了一下我的想法,叫他们商量着安排做好大队工作,我就去平凉二中找唐康尧老师联系到二中中专复习班听课复习了一个多月,住在地毯厂段宗安表兄的宿舍,在地毯厂的职工灶上吃饭,直到考试结束才回队上。回到大队后,听说公社陈琛书记来队见我不在非常生气,我就赶快去公社向他检讨认错,被陈书记狠狠批评了一顿才过了关。
考完试之后我感觉考得不错,8月初我去县招待所参加全县三级干部会,有一天下午听人说中专考试成绩发榜了,在广场张贴。就请假去看,到了广场南面临街处,大红榜下人头攒动,挤进去一看,我竟然考了全县中专的第六名,真高兴啊!回到招待所给大家一说,公社几位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各大队的党支书记纷纷向我表示祝贺。按照榜上通知要求,我就请假骑自行车回白水公社招生办公室,填了志愿表,再回到家已经半夜了,全家人一听非常高兴。
在平凉复习考试过程中,我的表兄段宗安为我提供了食宿方便,还给钱给烟,同时还经常给我家中拉煤,我应该永远记住他,感谢他。
8月底收到录取通知书,我和厚毅荣都被平凉师范学校录取为普通班的学生,要求9月13日来校报到上学。
35、告别故乡
接到录取到平凉师范的通知书后,我就去白水公社向各位领导作了汇报,并请他们和几个比较好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1979年9月11日,我在家里请姥爷、未婚妻彩琴和公社的丁国民副书记、杨春、马秀玲副主任等公社领导、大队两委班子成员、各生产队队长及供销社、学校负责人共40多人招待了一下,算是向大家告别,也是对大家几年来对自己支持和帮助的答谢。公社书记陈琛和主任任芳由于去县上开会未来。公社领导也顺便向党支部副书记杨发明交待了主持大队工作的事宜,不久杨发明就袯正式任命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送走客人后,我思绪万千,写了《别故乡》:
今秋好时节,求学别故乡。
亲友来相送,情意实难忘。
薄席淡酒水,痛饮心欢畅。
盏盏含挚谊,杯杯寄希望。
回乡近六载,奋斗中成长。
父老乡亲事,时刻挂心上。
造田千多亩,平展增产量。
架线通了电,山村新景象。
建成新学校,后生沐曙光。
增添新机械,耕作变了样。
安民几十户,家家享安康,
诸事尤可数, 无愧对上苍。
今日步新程,读书去平凉。
人生新转折,路途漫漫长。
我将再奋进,目标更远方。
12日准备了行李和生活用品,13日早晨去厚毅家吃了早饭,两人一起骑自行车去平凉师范报到。
30年后的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天下雨在家无事,突然想起走出双河庄和杨涧村的情景,与妻子彩琴约厚毅荣和其夫人陈惠英吃了顿火锅,小酌几杯,纪念了一下。
来源:农民工文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