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小哥,这是耐热的莴笋,再过几天就可以出苗了。”“这是100天的花菜苗,根芯巴适得很,还有10天出苗。”近日,在资阳临空经济区(先锋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种苗培育大棚内,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志勇正在拍视频。
青春资阳
你触手可及的朋友圈
“大家好,我是小哥,这是耐热的莴笋,再过几天就可以出苗了。”“这是100天的花菜苗,根芯巴适得很,还有10天出苗。”近日,在资阳临空经济区(先锋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种苗培育大棚内,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志勇正在拍视频。
许志勇正在拍视频,准备发布到网上
这位“90后”新农人,将手机变为新农具,“挖”出种苗大市场,客户分布在川渝各地。
“90后”新农人返乡创业
在手机里“挖”出大市场
34岁的许志勇是土生土长的先锋村人。2015年,许志勇回到家乡,与父母一起开启蔬菜种植创业路。凭借过硬的种植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许志勇种出的蔬菜在当地打响了名气,不少人都要来买他的苗子。就这样,他开始探索育苗的赛道,随着种苗越育越多,许志勇便想拓展更大的市场。
许志勇调节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2020年2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拍摄了一段介绍即将出苗的二荆条种苗的视频,并发布在个人短视频平台上,一段不到10秒的视频,播放量超过了20万人次,后台还收到上百条私信,想要购买种苗,许志勇也打开了手机里的大市场,提供“育苗+技术指导+售后”的全链条服务,客户不仅看重苗子质量,更信赖他“包售后”的承诺,许志勇的订单越来越广,客户涉及重庆、遂宁、简阳、成都、乐山、眉山、内江等多个城市。
许志勇正在拍视频,准备发布到网上
2021年,在村“两委”换届中,许志勇当选为先锋村党支部副书记,在这之后,他时常思考,如何在先锋村建设中发挥作用。2022年11月,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结合资阳本地暂无成熟现代化育苗场及先锋村土地成片化特点,先锋村“两委”决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打造集标准化育苗和种植于一体的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许志勇也将自己的技术和客户,投入到先锋村集体经济建设当中。
资阳临空经济区(先锋村)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
种苗住进“小单间”
“工厂化”育苗种出“蔬菜王国”
与传统地面育苗不一样,许志勇探索出了一条“工厂化”育苗的新模式。在产业园的种苗培育大棚里,种苗住进了“小单间”,一个苗床能培育出2万株种苗,这样的“高产”苗床,一个大棚里就有64个。目前培育了莲花白、莴笋、花菜、海椒等多种蔬菜种苗。
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施肥
“传统育苗会面临种不好、管不好、卖不好的问题。”许志勇表示,传统育苗采取粗放式种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种苗质量,设施落后也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培育出的种苗抗风险能力薄弱,在市场上难以对接到稳定客源。
许志勇的“工厂化”育苗,采取了穴盘育苗的方式,结合智慧化育苗和标准化种植,实现环境智能调控、水肥精准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生产高成本、低质量、资源浪费大等痛点。
村民正在浇水
在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的控制台,许志勇按下按钮,搅拌桶内的肥料与抽水泵里的清水融合,通过管道输送到种苗培育大棚。“一个大棚有6亩地,以往施肥需要好几个人干1、2天,现在只需2个人,半天就能搞定。”许志勇介绍,在即将出苗的壮苗期,6亩种苗需要60斤肥料,按照比例与水溶解后,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喷洒到种苗上,就能实现“高产+早熟”的双重突破。
村民正在补苗,一个穴盘里一棵种苗
如今,产业园常年吸纳周边村民1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至3000元,累计带动就业502人,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6万元。园区成功创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具备年培育蔬菜苗400万余株、生产蔬菜600余吨、加工蔬菜8万余斤的能力,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60万元,年产值预计超过100万元。
来源 | 掌上资阳
编辑 | 冯祎
一审一校 | 冯祎
二审二校 | 刘小云
三审三校 | 丁琦峰
共青团资阳市委官方微博、微信
征稿啦!!!
关于生活、学习、工作、创业
有好的故事、感悟想与大家分享吗?
欢迎投稿给团团哦~
征稿邮箱:zytswbgs@163.com
新浪微博@资阳共青团
来源: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