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款差异化的产品形态,都是库克希望弥补的市场空白。比如,虽然乔布斯认为10英寸就是平板电脑尺寸的下限,更小的屏幕会让用户难以操控。但库克却觉得,小尺寸平板不仅在硬件配置上超越手机,它还具备易于携带的特点,将成为移动办公的利器。
文|刘俊宏 叶鱼
编|王一粟
2012年,天才乔布斯去世一年后,接任苹果CEO的库克捧出了两款“很不乔布斯”的产品——大屏手机iPhone 6和7英寸的iPad mini。
这两款差异化的产品形态,都是库克希望弥补的市场空白。比如,虽然乔布斯认为10英寸就是平板电脑尺寸的下限,更小的屏幕会让用户难以操控。但库克却觉得,小尺寸平板不仅在硬件配置上超越手机,它还具备易于携带的特点,将成为移动办公的利器。
一经推出后,iPad mini用数据证明了小尺寸平板有多受欢迎。
上市3天内,苹果首代iPad mini加上iPad新品一共卖出了300万台。iPad mini成为这波销量增长的主力军,占据了其中的2/3销量。
但一系列的作死决策,让接下来几代的iPad mini不复昔日荣光。内部断更多年、刷新不同步的 “果冻屏”,都成了它饱受诟病的原因。
在被定义为“小平板元年”的2025年,中国的一众新品纷纷涌了上来,瞄准小尺寸平板市场,厂商们开始“各显神通”。
9月4日上市的华为MatePad Mini,就开了个好头。
作为一款兼具便携、为内容而生的智能终端,华为将平板的沉浸观感、电子书的阅读体验、手机的精巧便捷,不同类型终端的优点都整合在一起。
小尺寸平板的硬性标准在于轻巧便携。华为MatePad Mini的机身薄至5.1mm,其重量更是轻至255g,为当前全球8英寸以上最轻平板。
就像当年iPad mini弥补了苹果的产品线,华为旗舰小平板也为鸿蒙生态补上了一块关键的空白,但华为并不满足做一款平庸的产品,而是贯彻做手机等产品的思路,再次将软硬件结合做到了极致。
“平板绝不是过渡性产品,而是‘更加轻量和方便’的生产力工具。”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对平板概念的拆解一针见血。
平板市场需要新产品
2025年,在经历几年销量低谷后,平板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爆发。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约3360万台,同比增长8%。由于平板电脑市场正处于2024-2025年新的换机周期,2024年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9%。
其中,8英寸左右的高性能小平板成为了销量增长的新支点。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群智咨询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高性能小平板出货量将增长至460万台,同比增长高达45%。
这个数据清晰揭示了2025年的市场走向,即比起大尺寸的平板产品,用户还是更青睐「小而强」平板产品的价值。
但纵观市场,各类小平板产品的表现实在是不尽如人意,这个赛道仍然缺乏足够亮眼的产品。
以iPad mini 7为例,尽管它在2024年引入了更强的处理器和笔兼容,但饱受诟病的问题在这一代新品上仍然未得到解决。
苹果历代iPad产品的核心问题“果冻屏”,即上下滑动屏幕时,由于屏幕两侧刷新频率不一致而出现的抖动现象,让屏幕看起来就像果冻抖动的状态。虽然苹果有意在这一代改良了该问题,但在各大博主的测评中,果冻屏现象仍然会不时出现。
由于苹果使用的LCD屏幕采用逐行移动刷新的方式,“果冻屏”问题无法避免,但iPad mini 7显然没有拿出更有诚意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如果采用iPad Pro同款的120Hz高刷新率,该问题出现的效果就会明显改善。
但在定价便宜、不愿抢走自家iPad其他系列的饭碗的情况下,iPad mini 7只好将屏幕停留在60Hz的刷新率,把用户当成了冤大头。最终,在当今手机屏幕以120Hz刷新率为“标配”的情况下,用户拿到手的是一块远低于当前市场标准的屏幕。
不仅如此,在屏幕峰值亮度普遍过千的市场中,iPad mini 7目前仅做到了约500尼特,导致户外使用时反光严重、画面看不清。如果持续在室外环境用平板,平板就需要持续保持高亮度模式,这就会对续航能力造成影响。
“摆烂”的iPad mini系列,却仍然是苹果品牌中带动销量的关键成员。由于此前国产阵营中严格意义上的“小尺寸”旗舰平板相对较少,但大量用户又有购买小尺寸平板的需求,就造成了iPad mini销量高、吐槽多的“怪圈”。
苦iPad mini已久的小尺寸平板市场,终于在今年迎来了一众国产新品的入局。下场的华为,在9月4日开启预售的华为MatePad Mini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磅玩家。
9月4日发布,12日正式开售的华为MatePad Mini,给出了有诚意、极具竞争力的配置。
先从硬件形态入手,华为旗舰小平板抓住了“移动便携”的要义,不仅把厚度压缩到了5.1mm,还把重量控制在255g。
也就是说,华为MatePad Mini的厚度相当于6-7张银行卡加在一起,但只有半瓶水的重量。这也让它成为当前全球8英寸以上最轻平板,支持用户单手握持毫无负担,轻松在通勤或旅途场景使用。2.99mm的窄边框,将8.8英寸柔性OLED的屏幕物尽其用,拉满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再从屏幕参数上来说,华为MatePad Mini不仅够轻薄,它还搭载了一块柔性OLED云晰柔光屏。屏幕峰值亮度高达1800尼特,且具备120Hz刷新率和2.5K分辨率,不仅视野开阔、色彩细腻,还通过纳米蚀刻技术减少99%的环境干扰光,实现更护眼的显示效果,解决了传统LCD屏幕存在的亮度不足、眼疲劳问题,对于需要长时间盯屏幕的用户非常友好了。
更重要的是,华为这次还把自家优势的通信能力带到了华为MatePad Mini中,解决了小尺寸平板不能打电话的问题。
作为华为首个支持灵犀通信的平板,华为MatePad Mini支持插入SIM卡独立接打电话,同时支持Wi-Fi 7高速连接和双向北斗卫星消息,让它在信号弱区或户外也能保持稳定使用的状态。有效解决经常出差偶遇手机没电的窘迫,也为户外爱好/工作者带来了随行安全保障。
一套配置看下来,轻薄、屏幕好、通信跃升,是华为MatePad Mini最重要的特点。
这种硬件创新不是孤立功能的堆砌,而是基于用户“随身携带”需求打造下来的逻辑链条:轻薄确保易于随身携带,清晰护眼提升沉浸体验,强通信则提供使用保障。这套闭环升级的逻辑,直接拉升了“小尺寸平板”市场的配置标准。
在型号供应上,华为还提供了典藏版和悦读版供用户选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可以预见,随着华为旗舰小平板的推出,小尺寸平板市场即将迎来一条更有竞争力的新“鲶鱼”搅局。
软硬件适配,如何刷新小平板的上限?
除了跃升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也是补全平板能力的重要一环。
硬件创新只有与软件深度融合,才完整地决定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小平板本就便携,若软件不跟上,便无法充分利用其形态优势。
华为MatePad Mini针对用户办公、娱乐等场景,做了深度的App适配。
尤其是内置的华为笔记、天生会画App和华为阅读等自研应用,满足了用户娱乐、阅读和灵感创作等多元场景需求,它们的存在,让小平板从“工具”转向“伴侣”。
在娱乐与阅读场景下,软件适配的逻辑先从“解放双手”开始。
比如在地铁通勤、外出等场景中,华为阅读就做了适配单手握持的AI眼动翻页功能。阅读的过程中,它支持追踪眼球轨迹,在用户看到页末位置的时候实现自动翻页。以一本400万字小说为例,传统翻页需操作2万次,而眼动技术可减少1500次手动操作。同时,云晰柔光屏的配置还减少了用户使用电子产品的用眼负担。
切换到灵感创作与轻办公场景,华为旗舰小平板的优化逻辑转向了“即时捕捉”。
针对会议记录场景,华为笔记中设计了一个“听关键词帮你划重点”的AI要点提炼功能,只需要用户录音并在笔记中写下关键词,AI会后自动生成对应摘要;配合需要手写的场景,实时AI字迹调整功能负责美化字体,甚至帮忙优化多行排版的效果。
作为平板的得力搭档,手写笔的配合往往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华为最新发布的HUAWEI M-Pencil Pro,就结合上自身配备的软件,进一步优化了书写、创作的各种场景。
其中最值得提及的两个功能,一是笔可以近距离清晰拾音,比如在图书馆这样不宜大声说话的低噪办公、共享空间等场景中,双击笔尾智慧键,HUAWEI M-Pencil Pro能做到笔离嘴5-10cm的语音输入。
二是在绘画场景中,华为天生会画App的AI人像练习上传照片生成线稿,AI智能色卡一键提取色彩,用户可随时在社区分享作品。
通过软件和配套硬件的连接,小机身的便携升级成真正的灵感搭子。各种场景下,当灵感闪现时,软硬件协同最大化地削减了用户的上手难度,实现了从记录到创作的无缝体验。
最后,作为一款智能终端,华为旗舰小平板也落地了华为一贯擅长的系统级AI能力。
搭载HarmonyOS 5.1系统,华为MatePad Mini也配备了小艺智能助手。在AI成为生产力助手的当下,AI能力升级已经成了智能设备更新的重点一环。
底层能力支撑上,华为使用盘古大模型、DeepSeek等大模型做支撑,延伸的AI能力则进一步贴合用户的日常需求。最基础的问答解读、智能识屏之外,小艺智能体扮演起了自主助手的角色:收到的日程安排通知,见到的图表、重要的文献、文章,拖动到小艺智能导航条,就能让小艺帮忙完成。
毫无疑问,华为旗舰小平板的诞生是平板行业的又一个关键产品。
不仅是在硬件层面,华为旗舰小平板打破了行业此前微提升的“思维定式”。从擅长的手机迁移到小平板赛道。华为向智能硬件厂商们再一次演示了软硬件配套提升带来的极致体验。
华为入局,改写小平板市场
对于华为来说,做小平板加强了不同硬件终端之间的协同价值,是鸿蒙生态重要的一环。
以办公场景为例,手机、电脑和平板之间,平板的补全进一步强化了跨设备互联“无缝续接”的逻辑。比如在手机中复制选中的内容,用户也能在电脑、平板端实现粘贴功能,避免了不同设备切换重复操作的问题。
除了文字内容的接力操作,华为也支持了部分视频应用的跨设备续接功能。打个比方,当用户使用华为MatePad Mini播放视频时,只需将华为手机靠近平板,再同意手机自动弹出的续接提示,就能实现换设备看视频的功能。
此前在华为Mate 70发布会上首次出现的“隔空传送”功能,也同样在华为旗舰小平板上用上了同款。用户通过“一抓一放”的动作即可快速传送图片,进一步提高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能力。
可以说,补全生态、上线华为旗舰小平板,是华为必下的一步棋。在入场时间和解题思路的把控上,华为MatePad Mini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从入场时间来看,今年之所以会成为国产小尺寸平板元年,是得益于换机周期以及用户需求碰撞出的销量大年。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全球高性能小平板出货量有望在今年增长至460万台,同比接近过半的增量,给新品的销量市场留下一个充足的空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小尺寸平板的市场并非完全空白,多家国产厂商曾在此前先后推出自家的小尺寸平板产品,但均没能改变iPad mini的“垄断”现状。
为什么在产品需求持续存在的趋势下,新玩家却享受不到红利?因为要想打动消费者,后来者必须做到两点——足够的产品差异化和更贴近消费者的产品逻辑。
对于这一点,华为已经交出过不少有目共睹的成绩。
以最近的案例来说,归来一年,华为手机重新夺回了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榜首。在今年Q2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处于下滑趋势的情况下,华为凭借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的新品发布,以1250万台的出货量力压群雄,坐上销量冠军的宝座。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华为的新产品不仅切中需求,还带来了多个领先市场的能力升级。卫星通讯保障了用户的安全联络;三折叠结合华为行业稀缺的手机内折+外折经验,将显示面积和便携集大成于一体;又在洞察到用户深度观看视频和阅读的需求之后,做出了新物种——阔折叠Pura X。
在平板领域,华为MatePad Mini,不仅给到了用户需要的轻薄便携和出色的软硬件配置,还把自家擅长的通信体验搬上了平板。所有设计集结成一个产品,刷新了小尺寸平板在通勤办公、休闲娱乐、旅途阅读等场景的使用体验。
可以预计的是,新的产品冲击下,小平板市场终于在2025年迎来一款改变市场格局的重磅产品。
当市场数据已经验证消费者对小平板的需求持续存在,“小平板元年”,曾经平静的市场即将拥有“无限可能”。
来源:光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