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阅兵式的铿锵乐声在弘文馆与教室中同步奏响,当党旗、国旗和军旗在风中交织辉映,当先辈们的抗战精神穿越80年时光,透过屏幕与我们深情对望,平泉一中全体师生正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一刻我们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
——平泉市第一中学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的深度思考与精神践行
当阅兵式的铿锵乐声在弘文馆与教室中同步奏响,当党旗、国旗和军旗在风中交织辉映,当先辈们的抗战精神穿越80年时光,透过屏幕与我们深情对望,平泉一中全体师生正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这一刻我们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的深刻寓意,我们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抗战精神的“传承者”与未来道路的“开拓者”。
一、从烽火记忆中叩问历史,
熔铸精神之钙
主席讲话
当历史的回响与当下的荣光交汇,分列式的壮阔图景徐徐展开:空中护旗梯队率先领航,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依次踏响铿锵步履,空中梯队压轴凌空翱翔,以庄严秩序驶过天安门广场。地面方阵的每一步坚定踏响,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注脚;空中梯队的每一次精彩掠过,都是“挺身而出、舍生取义”的气节诠释;装备方阵的每一件硬核亮相,更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抗争见证。
观看阅兵仪式
当师生们凝视屏幕,看镌刻岁月沧桑的历史画面与彰显时代锋芒的方队与梯队图景交相辉映,实则是在亲手触摸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的精神脉络,当编号01945的检阅车缓缓驶入视野,从1945到2025,跨越八十载的时光分量,让不少师生眼眶悄然湿润。这精神与情怀,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灌的信仰之花,是民族挺立的脊梁;它既激励平泉一中坚守“扶栋梁、植桃李”的初心使命,更鼓舞着学子们勤学笃行,淬炼本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班级观看现场,有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原来‘胜利’从不是战役落幕的句号,而是精神永续的逗号,更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扛起的栋梁之责。”这份感悟,恰是学校历史教育与使命传承最生动的答卷——我们铭记的不只是80年前的胜利瞬间,更是胜利背后那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民族韧性,以及为国家培育栋梁的教育担当。
二 、在盛世图景中守护和平,
锚定文明坐标
“珍爱和平”从非空泛口号,而是烽火岁月里用鲜血与苦难淬炼的文明共识,更是深植中华五千年文明基因的精神底色——从“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道到“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到“协和万邦”的交往智慧,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倡议;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我超越,到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大国担当,中华民族对和平的坚守,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选择,而是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阶发展的主动担当。和平,始终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核心期许。
三、向教育沃土中扎根未来,
播撒复兴火种
演出现场
在历史的长河中,抗战精神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9月4日下午,我校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文艺演出,为高一新生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入学教育。
此次汇演由我校师生和平泉市老科协盛世之歌合唱团倾力呈现。老科协的前辈们用他们沉稳而深情的表演,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传递着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我校师生则以青春的活力和激情,通过精彩的歌舞、动人的朗诵等节目,展现了年轻一代对这种伟大精神的传承与敬仰。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在这场汇演中,高一新生们犹如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时空,深刻领悟到抗战精神的内涵。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学习征程中勇往直前,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芒。
讲台虽小,却连着家国未来;育人虽微,却关乎民族脊梁。这场阅兵式观看活动,对全体教师而言,既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对“教育初心”的深刻校准。看到祖国以硬核实力守护和平、以昂扬姿态迈向复兴,更觉教书育人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我们要培养的,从不是只会解题的学习者,而是能扛住历史责任、胸怀家国大义,未来能撑起民族‘大厦’的建设者。”我们必先以自身为炬,做历史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者;更需以实干为基,做未来蓝图的铺路人与奠基人。今日培育的每一颗“桃李”,都将是明日支撑民族复兴的“栋梁”。
八十载岁月奔涌,民族精神的火种始终不熄,平泉一中的教育使命亦从未动摇。此次抗战胜利纪念沉浸式系列体验活动,激励学子们秉爱国初心,怀报国之志,更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注入了直击心灵的深刻力量。未来,我们将携历史淬炼的精神力量,以“育栋梁”的担当、“芳九州”的格局,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征途上踔厉奋发,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让抗战精神的火种在新时代的校园里永远熠熠生辉。
来源:京津冀媒体联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