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Giorgio Armani:一位时代巨匠的谢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22:34 2

摘要:今晚一则突发新闻令整个时尚界悲痛惋惜,Armani集团官方发布讣告,宣告其创始人、创造者与永恒的精神创引领者——Giorgio Armani先生,于米兰时间9月4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今晚一则突发新闻令整个时尚界悲痛惋惜,Armani集团官方发布讣告,宣告其创始人、创造者与永恒的精神创引领者——Giorgio Armani先生,于米兰时间9月4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半个世纪以来,阿玛尼先生以独具匠心的视野和对时装非凡的洞察,将时装领域延伸至生活各个层面。阿玛尼先生于时装界留下的遗产,难以用文字简单估量。在此,我们仅以有限的语言与片段式的回顾,再次缅怀这位真正的传奇大师,永远的时尚Icon。

上世纪70年代,当职业装还以单调的风格、僵硬的廓形和厚重的面料裹挟着身体时,阿玛尼一扫无聊与沉闷,用柔和的线条为时尚界画出了优雅的轮廓。

在从业的超五十年的时间里,Giorgio Armani带来了无数场精彩动人的时装秀,他对东方文化深入的诠释,也被网友们称为“最懂东方情调的西方设计师”。深蓝色T恤、宽松的休闲裤、白色运动鞋,似乎成为了他在人们心中最经典的形象。

从经历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到构建一整座闻名世界的品牌帝国,Giorgio Armani以非凡的天赋和创造力,缔造了一场无法复刻的传奇。

Giorgio Armani于1934年7月11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中产家庭,当时的欧洲还沦陷在二战的动荡之中,他的家乡皮亚琴察(Piacenza)因特殊的战略位置经常遭到空袭,二战结束后,父亲Ugo Armani也因曾为法西斯效力被判入狱8个月……颠沛流离的童年经历一直是Giorgio Armani最不愿提及的一段时光。

GiorgioArmani一家

哥哥Sergio Armani、母亲Maria Raimondi、Giorgio Armani、妹妹Rosanna Armani(由左至右)

20世纪40年代末,Giorgio Armani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米兰大学医学系,但由于晕血,他根本无法完成学校的课程,仅仅两年时间便中止了学业。为了寻找新的机会和发展,加之十分憧憬电影《永垂不朽》中描绘的军旅生活,他毅然离开家选择参军。

参军时期的Giorgio Armani

后来在好友拉凯莱·恩里克斯的介绍下,他偶然得到一份意大利当时最大的百货公司——文艺复兴百货(La Rinascente)橱窗陈列的工作。正是这一次的机遇,开启了他进入时装界的职业生涯。

在文艺复兴百货近七年的工作时间里,他第一次出国,去的是法国和西班牙。此时巴黎时尚界正处于变革时期——香奈儿这所在战时飞速蹿红的时装屋开始呈现疲软之态, 而曾在Dior任职的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代表着高级古典派风格和新现代主义高调创立了同名品牌……

1962年,Giorgio Armani结识了被称作“意大利男装之父”的纺织品制造商人兼设计师Nino Cerruti。

Nino Cerruti

Nino Cerruti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品味,邀请他为自己的Hitman系列设计男装。相较于当时板型硬挺的西服款式,他更偏爱使用轻盈的面料和冷调的色彩。作为当时少有的能参加巴黎时装周的意大利品牌,许多时尚编辑都记住了这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设计师。宽松舒适的男装风格开始逐渐形成,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伏笔。

Nino Cerruti与Giorgio Armani

1966年的某天下午,Giorgio Armani在马尔米堡小镇(Forte dei Marmi)邂逅了他的一生挚爱——Sergio Galeotti。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稳定亲密,Sergio Galeotti深知他天资过人,于是不断地说服他:“你为何不为自己设计服装呢?”

Sergio Galeotti

就这样,犹豫的Giorgio Armani下定了决心。两人卖了车,凑出第一笔创业资金,在米兰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工作室,1975年7月24日,乔治·阿玛尼时装公司(Giorgio Armani S.P.A.)正式成立。

Sergio Galeotti与Giorgio Armani

Giorgio Armani在工作室

1975年7月,他的首个男装系列在米兰推出。Giorgio Armani以独特的解构思维和中性理念,把运动衣的舒适感和高级正装组合在了一起。软化剪裁、去掉多余的内部结构并放宽西装尺寸,柔和的线条首度出现在正装当中,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举动。Giorgio Armani改变了当时沉闷僵硬的男性形象,率先在男士时装领域发起了一场新变革。

1976 Armani男装系列

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已进入了全新的工业现代化周期,加之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狂热运动在欧洲多地爆发,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性也越来越多。职业装的需求也迅速从男性扩张到了女性市场,三个月后,他用相同的技法创造了同种风格的女装,进一步完善了女性对于职业装的需求,这在当时几乎是和Coco Chanel一样革命般的存在。

Giorgio Armani

“当时职业装大都显得无比僵硬,特别是上半身的装束更多是通过衣服支撑人体,而我更希望衣物由穿着者自由支撑,使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Giorgio Armani第一个女装系列

让Giorgio Armani真正走向世界的历史性事件,还要从一次合作开始说起。1979年,Armani时装公司进入了急速扩张期。他与当时意大利最大的服装企业GFT(Gruppo Finanziario Tessile)集团签订了一份近乎完美的合约。GFT集团刚刚引进了美国最新的成衣尺码系统,为Armani公司倾注大量资金,率先拓宽了美国市场。意大利设计师与本土企业的携手在Armani品牌当中产生了最强的“联合效应”,也由此开辟了“Made In Italy”的时代。

GFT(Gruppo Finanziario Tessile)集团

这种“联合效应”,同样助推着其他设计师。如果说意大利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对巴黎的地位产生了威胁,那么在意大利本土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竞争关系。另一家与GFT集团合作的时装公司成为了Giorgio Armani近20年来最强劲的对手——Gianni Versace。

Gianni Versace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他惊世骇俗般地将曾经流行的装饰性艺术风格重新带回时尚界,并凭借意大利制造的风潮迅速打响了时装屋的声名。奢靡性感的女性形象煽动着媒体,五光十色的裙装和阿玛尼克制优雅的新正装形成了强烈对比。当时的媒体还戏称二者为意大利的“阴阳两极”,Versace和Armani也成为了意大利时尚史上两张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名片。

Gianni Versace在20世纪80年代的设计

面对强劲的对手,Giorgio Armani并未追赶盛行的潮流,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设计风格,创造出一场席卷全球的「名利风潮」, 并通过电影扩大其影响力。

1980年,宽垫肩、大翻领、剪裁精巧的“Armani Power Suit”权力套装问世。这款西装自诞生之日起便专门向精英阶层推广,一度成为了经济繁盛的象征。

“Armani Power Suit”权力套装

Giorgio Armani为电影《美国舞男》的主演设计了全套服装,伴随着影片的热映,严谨克制、优雅自由、张弛有度的品牌形象从好莱坞走向了全世界。片中Richard Gere挑选Armani全套装束的场景,无疑是Armani最成功的广告之一,也让Richard Gere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火热的性感符号和男性偶像。

电影《美国舞男》海报

Richard Gere身着全套Armani

风靡20世纪80年代的男性形象

“Armani Power Suit”在女性市场的反响同样热烈。刚参加工作的女性为了在职场中证明自己与男性享有相同的地位和能力,最直观的便是从着装上反映出来。加之权力套装并不局限于穿着者的性别,一时间风靡了整个时尚界。

“Power Suit Women”Anna Wintour身着「Power Suit」

1982年,Giorgio Armani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成为继Christian Dior之后第二位登上该杂志的时装设计师。这是他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时刻,不仅标志着意大利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认同,也预示着更广阔的时代即将到来。

Giorgio Armani深谙“名人效应”与“现代传播方式”对品牌的重要性。他和电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看的第一部影片是意大利著名导演Alessandro Blasetti的《钢盔》。片中宏伟的魔幻主义场景激发了他在战争时期对于乌托邦世界的无限幻想……成名后与好莱坞密切的合作中也证明了他对电影市场的青睐极富前瞻性。

电影《钢盔》海报 于1942年10月5日上映

电影《钢盔》剧照

除了在电影领域,Giorgio Armani也热衷于为真正的明星设计造型。从1978年Diane Keaton一身白色西装奥斯卡封后时刻起始,几乎在所有的红毯和重大的活动场合,Armani时装一直备受青睐。

“当你不知道穿什么的时候,穿阿玛尼就对了!”

1978年Diane Keaton身着Armani1990年Jessica Tandy身着Armani1992年Jodie Foste身着Armani

1993年Emma Thompson身着Armani

正当品牌的商业版图日益扩大时,Sergio Galeotti于1985年8月因艾滋病不幸离世。Giorgio Armani悲痛不已……

即便承受着爱人离去的巨大痛苦,在工作上,Giorgio Armani从未停下自己向前的脚步。他紧接着为意大利国家队设计了参与世界杯的队服,和好莱坞更加密切的联系,电影界也一洗往日浮华庸俗的服装风格,简洁、高雅、严肃的时装源源不断地在大银幕现身。

Brian De Palma导演的电影《不可触犯》主演服装皆由Giorgio Armani创作

Armani时装公司风头正劲, LANVIN、GUCCI和LVMH集团的收购邀约也接踵而来。而他的目标,是打造出一个由“鹰标”符号构建的品牌世界。于是他开始着手整合品牌的生产线,加大对零售端控制,持续将Giorgio Armani S.P.A.的商业版图扩张至生活方式和其他领域。

1980年 Giorgio Armani

副线品牌Emporio Armani在1981年正式成立,它依托着主品牌的影响力在20世纪80年代开辟了一个巨大的二级市场,分店从美洲开到了亚洲。之后又推出了Armani Collezioni成衣系列、Armani Jeans牛仔线、A|X Armani Exchange、Armani Casa高端家居、Armani Junior童装线、Armani Hotels、EA7运动线、Armani Beauty美妆线、Armani Restaurant餐厅,还和三星品牌合作推出了Armani Phone,并于2005年发布Armani Privé高级定制系列,全面构建了一个阿玛尼品牌帝国。

「优雅」之于Giorgio Armani而言,似乎有种使命般的吸引力。Armani的设计当中流淌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东方情调,优雅的情韵静谧流淌于华服的细节之中。

Giorgio Armani的手稿

2012年,Giorgio Armani为中国带来了一场盛大的时装秀。是对中国的致敬,亦是他对于「优雅」的执着。

“唯有今宵one night only in Beijing”

如今,我们很难再找到一个像Giorgio Armani这样能创造出空谷幽兰般意境的设计师。他对东方文化的运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品牌内涵并模糊着中西方文化的界限,也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对这个来自意大利的时装品牌多了几分「亲近感」。

Giorgio Armani也十分注重「理性」的表达方式。这种理性的来源极有可能是因为他学医的经历,以及Nino Cerriti带给他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情结」。

Armani Privé2023春夏高定系列

再次将时间线拨回至20世纪40年代,无休止的战乱、空袭、争斗将他本应快乐的童年彻底封藏。也许他的渴求,仅仅是一种宁静的生活。

Giorgio Armani的离开,令人惊愕与惋惜。如今我们已不再需要通过服装来证明自己,但我们仍会铭记那些美妙的时刻,他从二战时期一直走进当代,始终保持向前的态度,以优雅姿态常驻世人心中。

传奇落幕,留给世界的,是无尽美好。

一路走好!优雅一生的时装大师

——Giorgio Armani。

-

监 制:宁 李 Sherry

责 编:陈 西 西

撰 文:P A N

排 版:陈 奕 帆

来源:时尚芭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