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宫委托极右翼教育机构PragerU制作的新历史展览正在引发争议,因为展览中的人工智能生成视频让美国开国元勋们说出了他们从未说过的话。在一段备受关注的视频中,AI生成的约翰·亚当斯被描述为说出了"事实不在乎你的感受"这句话——这是21世纪保守派政治评论员本·夏
信息来源:https://gizmodo.com/trumps-new-history-exhibit-features-fake-quotes-from-AI-generated-founding-fathers-2000652792
白宫委托极右翼教育机构PragerU制作的新历史展览正在引发争议,因为展览中的人工智能生成视频让美国开国元勋们说出了他们从未说过的话。在一段备受关注的视频中,AI生成的约翰·亚当斯被描述为说出了"事实不在乎你的感受"这句话——这是21世纪保守派政治评论员本·夏皮罗经常使用的现代口号,与18世纪的政治话语风格相去甚远。
这一被称为"创始人博物馆"的展览包含82幅绘画和40段AI视频,旨在为2026年美国建国250周年庆典做准备。然而,展览中的历史叙述准确性正受到史学家和教育专家的质疑。除了明显的虚假引用外,展览还包含其他时代错误,比如让塞缪尔·亚当斯称自己为"麻烦制造者",而这个词汇直到他去世四十年后才出现,并在20世纪才真正流行。
这一争议凸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教育中应用的潜在风险,以及政治化教育内容对公众历史认知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在为展览辩护时声称"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意味着宣传",但批评者认为,使用虚假历史材料恰恰构成了宣传的定义。
技术缺陷暴露AI生成内容的问题
在 PragerU 为白宫制作的一段视频中,人工智能生成的约翰·亚当斯说:“事实不在乎你的感受”。 © PragerU
PragerU制作的AI视频展现了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局限性。视频中的人物经常出现解剖学错误,包括手指数量不正确、面部特征扭曲等问题。这些技术缺陷不仅影响了观看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们提醒人们这些内容是人工生成的,而非基于真实历史记录。
生成式AI在处理人体细节方面的困难已成为该技术的一个标志性问题。研究表明,这些系统在训练过程中难以准确学习人类手部和面部的复杂结构,导致生成的图像和视频经常出现不自然的特征。在历史教育语境下,这些技术瑕疵可能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教育效果。
更严重的问题是,AI生成的历史内容缺乏严格的事实核查机制。传统的历史研究需要大量的档案工作、同行评议和学术验证,而AI系统可能会根据训练数据中的偏见或错误信息生成内容。当这些内容被权威机构如白宫采用时,公众可能会将其视为可靠的历史资料。
教育政治化的扩大影响
PragerU作为一个未经认证的"大学",不提供正式课程或颁发文凭,但其教育材料已获准在美国至少十个州的公立学校使用。这一数字从2024年初的五个州增加到现在的十个州,包括阿拉斯加、亚利桑那、佛罗里达、爱达荷、路易斯安那、蒙大拿、新罕布什尔、俄克拉荷马、南卡罗来纳和德克萨斯州。
© PragerU / Gizmodo
这种扩张反映了美国教育政治化的更广泛趋势。近年来,围绕历史教学内容的争议已成为政治辩论的焦点,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奴隶制、种族关系和美国历史中的负面方面。PragerU以制作淡化历史复杂性的内容而闻名,包括一段争议视频,其中动画版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奴隶制辩护,声称"被当奴隶总比被杀强"。
专业史学家警告,这种简化和政治化的历史叙述可能会损害公众对历史复杂性的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对过去事件的细致理解,而不是推广特定的政治观点。当历史人物被描述为支持现代政治立场时,这种教育目标就受到了威胁。
制度权威与历史准确性的冲突
白宫对PragerU展览的支持代表了政府权威与学术标准之间的潜在冲突。传统上,重要的历史展览会经过严格的学术审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平衡性。然而,当政治考虑优先于学术标准时,公众可能会接收到扭曲的历史信息。
特朗普政府对史密森尼学会等传统文化机构的批评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关系。总统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这些机构讨论"奴隶制有多么糟糕"等话题,表明了对历史教育中包含困难主题的抵制。这种态度与专业史学家的共识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认为全面理解包括奴隶制在内的历史事件对于准确了解美国历史至关重要。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对历史叙述的过度干预可能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后果。当官方版本的历史与学术研究相冲突时,公众对机构的信任可能会受到损害,社会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可能变得分化。
数字时代的信息完整性挑战
PragerU展览的争议反映了数字时代信息完整性面临的更广泛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创建看似真实的历史内容变得越来越容易,但这些内容的准确性验证却变得更加困难。当AI生成的内容获得官方认可时,区分真实历史记录和人工创建内容的界线开始模糊。
这种情况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具备识别AI生成内容的能力,并向学生传授媒体素养技能。学生则需要学会质疑信息来源,即使这些信息来自看似权威的机构。
技术公司和教育机构也面临着确保AI生成内容准确性的责任。一些专家建议建立专门的验证机制,要求AI生成的历史内容必须明确标识其人工性质,并接受独立的事实核查。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挑战只会变得更加复杂。深度伪造技术的改进意味着未来的AI生成内容可能更难识别,这要求社会开发更强大的检测和验证工具。同时,教育系统需要适应这种新现实,将数字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技能来培养。
白宫的这次展览可能只是开始,它预示着AI技术在历史教育中更广泛应用的未来。如何确保这种应用服务于教育目标而非政治目的,将是未来几年面临的关键挑战。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