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拜合拉木的头球、王钰栋的反击,都是教科书式的进攻,但下半场被东帝汶追回一球,加上向余望的射门砸在横梁上,这些细节说明国足的年轻人离“稳”字还差十万八千里。
2比1险胜东帝汶,U22国足到底差点什么?
比分定格在2比1,西安的球迷松了口气,可教练组恐怕睡不着。
拜合拉木的头球、王钰栋的反击,都是教科书式的进攻,但下半场被东帝汶追回一球,加上向余望的射门砸在横梁上,这些细节说明国足的年轻人离“稳”字还差十万八千里。
为什么踢东帝汶会踢成这样?
答案很简单:对手不强,但国足自己乱了节奏。
上半场靠个人闪光拿下优势,下半场防守集体走神。
那个丢球,就是后卫线站位太松,让东帝汶的前锋轻松起脚。
说白了,球员在领先之后不会“压节奏”,这是青年队的通病,也是教练组平时训练没盯紧的漏洞。
再看数据,澳大利亚14比0横扫北马里亚纳群岛。
这不是简单的“虐菜”,而是人家知道预选赛要算净胜球,直接往死里打。
国足下一轮踢北马里亚纳群岛,如果还像今天这样“温柔”,小组出线就悬了。
东帝汶都能进一球,北马里亚纳群岛万一偷一个,净胜球优势立马打水漂。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王钰栋、拜合拉木身上,说他们像“核心”。
可一场球能闪光,不代表能带队赢球。
土耳其男篮的申京为什么能带队伍全胜?
人家不光得分,还能在关键时刻稳住全队。
国足这批孩子缺的就是这股“压场”的气质——领先之后不知道下一步干嘛,落后了又慌慌张张。
教练组现在最该做的,是把今天比赛的录像剪成三个片段:进攻怎么打成的、防守怎么丢的、浪费机会的瞬间。
让球员自己看,自己说问题在哪。
别再用“年轻”当借口,U23亚洲杯的赛场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少算一个丢球。
央视把比赛时间定在晚上9点半直播,显然是算准了“黄金时间”。
可球迷看完直播,心里不是滋味:赢是赢了,但赢得提心吊胆。
下一次踢北马里亚纳群岛,如果还是2比1、3比1这种比分,社交媒体能把教练组骂上热搜。
球员怕挨骂,才会长记性。
说到底,这批U22国足想走远,得先学会“把弱队打成弱队的样子”。
不是进球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把节奏攥在自己手里。
今天东帝汶能把比分追回来,明天换成更强的对手,可能就是一场惨案。
U22国足赢了,但真的赢了吗?
来源:柳林间赏月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