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初,我们老两口分别向单位郑重地递交了出国申请,心里像是揣了颗刚发芽的种子,7月底,当“批复通过”的消息弹在手机屏幕上时,悬了近两个月的心才算彻底落地,那股子踏实劲儿,比三伏天喝了冰镇绿豆汤还舒坦。紧接着,我们马不停蹄地跑着领护照、整理签证材料,每一张证明都
6月初,我们老两口分别向单位郑重地递交了出国申请,心里像是揣了颗刚发芽的种子,7月底,当“批复通过”的消息弹在手机屏幕上时,悬了近两个月的心才算彻底落地,那股子踏实劲儿,比三伏天喝了冰镇绿豆汤还舒坦。紧接着,我们马不停蹄地跑着领护照、整理签证材料,每一张证明都核对得仔仔细细,生怕哪一步出了岔子——毕竟,我们这是要赶去给孙辈当“研究孙”的,9月1日开学的日子可耽误不得,误了时辰,那可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8月25日,签证顺利到手的那一刻,我手指都有些发颤,立马打开购票软件,翻来覆去比对航班时间,最终把出发日定在了9月2日,一个平平无奇的星期二。可按单位规定,拿到签证得先把护照交回去保管,要等出国前三个工作日才能领。正犯愁“来回跑太折腾”时,爱人单位经办人却主动开了口:“你们老同志,送申请跑一趟,领护照跑一趟,拿到签证又得送回来,星期二就要走,哪经得起再折腾?这样吧,星期五我们给你送上门去!”这话听得人心里暖烘烘的,我们连忙连声道谢,真是遇上好人了,不然这事儿还得费不少周折。
从6月到9月,近三个月的等待与筹备,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格外认真。看着手机里“已确认”的机票信息,想到再过不久就能踏出国门,见到许久没见的孙辈,期待里又多了几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连夜里做梦都能梦到在国外街头散步的场景。
9月2日下午,侄儿开车把我们送到天河机场,还特意帮我们拎着沉甸甸的行李,生怕我们累着。到了值机柜台,却因为托运行李里装有儿童玩具,需要格外检查,比预想中多耗了些时间。好在机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里里外外核对清楚后,很快就处理妥当了,没让我们多等,总算是有惊无险。过安检时,看着身边行色匆匆的旅客,有的拖着行李箱快步赶向登机口,有的抱着孩子轻声安抚,再听着广播里中英双语的登机提示,那种“即将奔赴远方”的实感突然变得强烈起来,心脏也跟着“砰砰”跳得快了些。
傍晚6点半,我们正坐在机场餐厅吃晚餐,刚夹起一筷子面条,广播里就突然点了我们的名字,催促我们尽快前往登机口。我俩赶紧放下碗筷,拎着随身包就往登机口跑,等气喘吁吁赶到时,距离起飞只剩10分钟,真是赶得比兔子还急。好不容易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望着窗外缓缓滑行的飞机,机翼在夕阳下泛着光,忍不住想起出发前家人的叮嘱——“到了记得报平安,别让我们担心”,女儿告知准备一件厚外套,念叨着“国外天气凉,可别冻着”。这些细碎的牵挂,像一股暖流裹着心房,连机舱里的空调风都不觉得凉了。
晚上10点,飞机准时降落在首都机场,我们取完行李,转往国际机场航站楼,还得再过一次安检。这次的安检严之又严,连随身包里的小物件都要一一检查。轮到我时,安检人员从我的包里翻出了几根火柴,我这才猛然想起,这是当年出差时顺手放进包里的,早忘了这回事。正有些紧张时,安检人员却笑着说:“大爷,您这火柴看着年代都久远了,不算违规,就是以后出门可得注意,这些小东西别随手放包里,免得添麻烦。”这话让我松了口气,真是虚惊一场。
北京时间3日凌晨2点,飞机准时起飞。10个小时的飞行虽有些枯燥,但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孙辈,倒也不觉得难熬。等飞机降落在布鲁塞尔机场时,窗外天刚蒙蒙亮,空气里带着一丝凉意。我们跟着人流走到海关口,向警察递过中国护照,警察一看,把我指向中国人专用的通道。
递上护照和相关资料,海关工作人员接过材料后,快速核对了信息,没多问一句话,短短3分钟就盖了章,顺利通关。走出通道时,我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专属通道,又看了看周围其他国家旅客排队的长队,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自豪感——要是放在以前,哪有这样的待遇?如今中国越来越强大,在国外也能享受到这样的便利,这不正说明“世界离不开中国”吗?
你想啊,现在国外的商场里,随处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从衣服鞋子到家电家具,性价比高又耐用;国外的餐馆里,中式美食成了热门选择,连老外都爱点一盘宫保鸡丁、一碗兰州拉面;就连国际会议上,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全球议题都得听听中国的意见。就像老话说的“秤砣虽小压千斤”,中国如今在世界上的分量,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要是没有中国的供应链,很多国家的商品都会断货;要是没有中国的市场,很多企业的生意都做不下去;要是没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很多国际问题也难有好的解决方案。
以前出国,总觉得“在外是外人”,如今却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尊重,这背后都是国家强大给我们带来的底气。走出布鲁塞尔机场,看着远处的朝阳慢慢升起,我心里暗暗想:这趟“研究孙”之旅,不仅能见到孙辈,还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影响力,真是不虚此行!
来源:新特色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