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1960年代开创“高档运动型轿车”细分市场的经典“新世代”,到近些年以“新世代”之名开启的全面革新,宝马集团始终试图以战略迭代锚定行业前沿。
从1960年代开创“高档运动型轿车”细分市场的经典“新世代”,到近些年以“新世代”之名开启的全面革新,宝马集团始终试图以战略迭代锚定行业前沿。
9月5日,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即将全球首发,9月8日更将亮相慕尼黑车展,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口中“最具前瞻性的战略项目”,裹挟着AI、新电池技术、智能架构等多重革新而来,且处处强调“为中国而生”——与阿里、华为、Momenta等本土企业的深度合作,看似是对中国市场的极致讨好。
但当我们穿透“新世代”的营销光环,却不难发现,这场声势浩大的自我革新,或许正暴露了宝马在中国车市“好时代”渐远的焦虑,其试图以“新世代”留住优势的努力,可能难抵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残酷变局。
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为31.8万辆,同比下降15.5%,是宝马全球主要市场中降幅最大的区域,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宝马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困境。
01“中国专属”:
看似投其所好,实则被动追赶
新世代宝马反复强调“为中国而生”,从集成阿里巴巴、DeepSeek的AI大模型,到融合华为鸿蒙生态推出数字钥匙与HUAWEI HiCar,再到联合Momenta开发适配中国路况的智能驾驶方案,每一项合作都精准踩中中国用户的需求痛点。
但细究之下,这些“专属创新”更像是宝马在本土车企冲击下的被动追赶,而非引领行业的主动突破。
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蔚来的换电体系、小鹏的全场景智能驾驶,早已构建起成熟的用户体验闭环。
当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实现安全与续航的双重突破,当华为ADS 3.0已能应对复杂城区路况,宝马的“全景iDrive”“驾控超级大脑”虽有技术亮点,却未能形成代际优势。
其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更像是对现有成熟技术的“嫁接”,而非深度共创的颠覆式创新。
例如,华为鸿蒙生态的融入,国内车企早已实现更无缝的车机互联;AI大模型的应用,也落后于小鹏XNGP基于AI的场景化交互。
这种“跟随式”的“中国专属”,难以让宝马重获过去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再结合销量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产品创新上的滞后,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化、电动化需求。
02技术革新:
单点突破难破体系困局
新世代BMW iX3的技术亮点不可谓不突出:全新纯电动专属平台(NCAR)、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大圆柱电池、驾控超级大脑,每一项都指向“划时代”。
但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技术竞争早已从单点突破升级为体系化比拼,宝马的这些革新,难以打破其在产业链与生态布局上的短板。
从电池技术来看,宝马的大圆柱电池虽号称“革命性”,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且在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稳定性上更具优势。
据宝马官方计划,新世代车型的生产要到2026年才在国内投产,而此时中国车企可能已完成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迭代。
在智能驾驶领域,宝马与Momenta的合作虽聚焦中国路况,但小鹏、理想等车企已通过海量用户数据的积累,实现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快速迭代,宝马在数据闭环与算法优化上的滞后,将使其“精准、安心的驾控体验”面临挑战。
更关键的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延伸至充电网络、能源服务、用户社群等全生态领域,宝马在这些方面的布局远不及本土车企深入,单点技术的突破难以支撑其在体系化竞争中占据上风。
而销量数据便是这种困局的直观体现,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5.5%,意味着宝马在这场技术与体系的全面竞争中,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
03市场变局:
豪华光环褪色
新势力核心车型全面围剿
曾经,宝马凭借“纯粹驾趣”的品牌标签,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甚至一度成为“成功人士”的标配。
但如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变局正在瓦解这一优势,豪华光环逐渐褪色,新势力核心车型的全面围剿让宝马的“好时代”渐行渐远。
从销量来看,2025年以来,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品牌在豪华新能源细分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其核心车型如理想L9、蔚来ES6等月销量已稳定在万辆以上,且用户群体正从“尝鲜者”向“主流豪华用户”渗透。
这些新势力以更贴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更先进的智能科技、更灵活的服务模式,不断挤压宝马的市场空间。
例如,理想汽车的“家庭用户”定位精准击中了宝马X5等车型的目标群体,蔚来的换电服务解决了豪华用户的续航焦虑,而小鹏的智能驾驶则吸引了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
反观宝马,其燃油车销量增长乏力,新能源车型虽有迭代,但在产品定义与用户体验上未能跳出传统豪华车的思维定式,难以应对新势力的“降维打击”。
此外,中国车企在高端化进程中不断突破,比亚迪仰望(对标宝马X7等旗舰车型)、极氪001(对标宝马3系/4系轿跑)等车型,已在对应细分市场具备与宝马正面竞争的实力,宝马面临的不仅是新势力核心车型的围剿,还有本土豪华品牌的崛起。
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的大幅下滑,就是市场变局的有力证明,曾经的豪华车霸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世代BMW iX3的即将首发,或许是宝马试图在中国市场“挽狂澜于既倒”的关键一步,但从“为中国而生”的被动合作,到技术革新的体系化短板,再到市场变局中的四面楚歌,这场战略迭代更像是一场“迟到的自我救赎”。
宝马的“新世代”,承载着其对过去“好时代”的眷恋,却未能真正看清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底层逻辑——这里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一技术或品牌光环的比拼,而是体系化能力、用户洞察与生态布局的综合较量。
当中国车市的“新世代”已然到来,宝马若不能彻底放下传统豪华品牌的身段,真正融入中国市场的创新节奏,其试图以“新世代”留住“好时代”的努力,可能只是一场徒劳。
未来,宝马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拾辉煌,或许取决于其能否在“新世代”的变革中,真正实现从“适应中国”到“引领中国”的跨越,否则,“新世代”终将留不住BMW在中国的“好时代”。
来源:五星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