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凝练教育成果,迈向教育新生态!全国“百校巡礼”首站活动在苏科外举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07:40 1

摘要:3月28日,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暨“百校巡礼”活动在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拉开帷幕。来自北京、香港、重庆、成都、武汉、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的专家和教育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学校办学特色和经验成果,通过案例展示、专家点评、互动研讨等方式深入研

3月28日,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暨“百校巡礼”活动在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拉开帷幕。来自北京、香港、重庆、成都、武汉、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的专家和教育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学校办学特色和经验成果,通过案例展示、专家点评、互动研讨等方式深入研讨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暨‘百校巡礼’系列活动”,是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工作部署,展示交流国际特色学校办学成果,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而举办的活动。

其中,“百校巡礼”活动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所能够代表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具有典型和示范效应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入选学校成为新时代国际教育创新发展的示范和标杆,成为展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成果的窗口。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是“百校巡礼”活动首个承办校。活动现场,科外各类社团路演展示博慧学子多元的才能与蓬勃的朝气。舞台上,交响、合唱、戏剧、歌舞等演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者们展现6C少年的满满能量。

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东升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和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分别为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颁发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评价证书、“百校巡礼”活动纪念牌,为曹伦华校长颁发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评价专家聘书。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表示:“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举办的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江苏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幸邀请到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校长和教师代表来到苏州,共同探讨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分享办学经验和成功案例。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科学的方法,推动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

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苏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在致辞中介绍,目前,苏州的各级各类境外友好学校有738所,外籍以及港澳台学生总数达到15700多人,丰富的国际化资源为苏州教育对外开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今天的‘百校巡礼’活动既是对苏州教育对外开放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迈向更高层次开放的崭新起点,希望未来能够以‘百校’为媒,共筑教育合作新高地;以‘巡礼’为桥,共研人才培养新范式;以‘品质’为核,共绘教育发展新愿景。”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刘华蓉说:“我们希望通过‘百校巡礼’,找到国际化特色学校优质发展的共同性基因,并且推而广之。在这个活动里,我们重点要做的是国际化特色学校的评价标准;要考虑外国语学校的新发展在哪儿;要思考怎么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同时,也要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校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开幕式后,大会聚焦“博慧无界 育见未来”的主题,上演了一台“博慧”理念的TED演讲——《去有风的地方——“博慧”教育价值追求及行动实践》。

在伦华教育集团高速发展即将迎来十年之际,苏科外围绕本次全国活动高品质的主题,以拾光(逐梦)·绽放(科外)为关键词,通过舞蹈、合唱、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从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课程建设三大维度,综合展现苏科外的多元课程特色、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场演讲不仅是伦华教育理念和成果的展现,更是此次活动的起点,让伦华教育真正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实践互助的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让教育创新的星火汇聚成光。

“博慧无界 育见未来”,旨在以“博”为舟,让知识疆域向文明对话的深海远航;以“慧”为翼,使教育智慧在开放协作中振翅翱翔;以“无界”为帆,将育人实践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图景。正如苏科外总校长曹伦华说:“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共鸣;不是孤峰,而是群山。”伦华教育愿以谦逊之心聆听指导,以务实之举践行使命,与大家一起守护教育的纯粹与理想。

之后的议程中还有同课异构课堂展示、专家交流等环节,只有直面问题与挑战,在分享与切磋中让智慧的花火闪耀,才能更好地翱翔在无限可能的教育天空。

近期,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还对苏科外&苏科中进行了中国高品质(国际特色)学校评价(High-Quality Chinese Schools Evaluation System,简称HQCS)。这项评价研究的核心是依托科学的指标体系,以专业化的外部视角、前瞻性的改进模式,基于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指导和分析,帮助学校提炼自身的优势和办学特色,助力国际特色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评价专家深度探访了学校两个校区五个学部,巡视了教学楼、餐厅、宿舍、办公楼以及体育场所等,与学部近100名学生、家长、教师以及行政后勤、心理健康、安保部门的相关人员近距离对话。

会议上,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与Cognia合作研究项目首席专家陈兆军博士对此次评估进行了总结:“这是一所好学校,因为我能从苏科外的学生眼中看到光,脸上看到笑容,言语中感受到自信。这所学校没有一面空墙,没有一个死角,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将学校变成一个学生展示自己多方面才能的舞台,做到了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所学校真正打破了课堂的界限,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每个草坪、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课堂,让学生随时都在学习,体现了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

他也给予苏科外十分中肯的建议,深化对学生语言及多元能力的理解与培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加大科技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让教育更具现代化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来源:紫牛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