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托业变革的背后,是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构。信托业正直面一个核心命题:在金融业态群雄并起的时代,信托制度的独特价值究竟何在?答案或许就藏在从“做大规模”到“做好服务”的转向里,藏在从“赚快钱”到“守长远”的蜕变中,更藏在对受托人精神的重新诠释与践行中。
信托业变革的背后,是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构。信托业正直面一个核心命题:在金融业态群雄并起的时代,信托制度的独特价值究竟何在?答案或许就藏在从“做大规模”到“做好服务”的转向里,藏在从“赚快钱”到“守长远”的蜕变中,更藏在对受托人精神的重新诠释与践行中。
重拾受托人的“根”与“魂”
国民信托董事长肖鹰表示,信托行业回归本源,不是要走西方那种为了规避税负、监管才设立信托计划的模式。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一样存在孕育“信托”的土壤,周公辅政、孔明治蜀等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彰显了传统文化中信托内涵的光辉。当前时代下我国信托业回归本源的核心,便是重拾受托人精神——这既是对西方信托制度“财产管理工具”本质的借鉴,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吐哺、鞠躬尽瘁”等深层受托责任意识的传承。体现在行动上,便是从“赚快钱”转向“负责任”,从追求短期收益转向守护信托财产,为委托人、受益人创造长期价值,握紧信托制度之“根”,回溯信托制度之“魂”。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国民信托深刻认识到,作为民营背景的中小信托机构,过往跟在同业身后亦步亦趋的路子是走不通的。早在2019年,国民信托就提出“改革、转型、发展”计划,即确立了以服务信托为主体的发展路线,有序退出当时依然火热的地产信托市场,拒绝开展“资金池”类业务,主动压缩融资类、银信合作等传统业务规模。对外提前布局破产重整信托、家族信托、普惠金融等信托服务场景,重塑业务结构;对内强调公司上下转变思维,打破路径依赖,建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受托人文化,做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服务。
架起服务实体的“桥”与“路”
“《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信托业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立足受托人定位,更好发挥信托机制功能作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建投信托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通过深耕资产管理与资产服务领域,积极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中建投信托总经理谭硕表示。
据谭硕介绍,中建投信托在支持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方面持续发力,深度参与助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2024年度,投资余额合计达到181亿元,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项目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行业和企业,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值得一提的是,中建投信托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民营科技中小企业专项知识产权ABN项目,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方面,中建投信托积极布局家族信托、家庭信托等新型信托业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代际传承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公司依托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探索落地绿色信托、养老信托等业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了支持国家战略与服务民生的有机结合。
普惠金融是信托服务民生的重要突破口。国民信托经过4年探索,打造出成熟的普惠金融板块。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为1963万个人与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如同滋养社会经济基础细胞的“毛细血管”。
面对预付资金管理这一民生痛点,国民信托携手支付宝、工商银行,投入超千万元搭建国内首个“支付+信托+银行”三方协作系统。该方案破解了预付资金监管难题,实现“资金安全有保障、消费体验有提升、商户经营有支持”的多方共赢,为社会预付资金的“信托式”监管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探索差异化的“特色”与“专长”
面对同质化竞争与业务重叠的行业难题,信托公司唯有锻造核心能力,走差异化之路,方能立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提升专业能力本领”与“突出信托文化本色”并列为发展支柱,揭示了转型的深层逻辑——唯有内外兼修,方能行稳致远。
中建投信托构建了“2+4”特色业务体系:以标品固收、另类固收支撑资管信托,以资产证券化、证券服务信托、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慈善信托深耕服务信托。尤其在慈善领域,其备案规模达1.38亿元,位居行业前列。其创新落地的绿色产业员工持股计划服务信托,为新能源企业员工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专业载体,体现了金融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担当。
回归本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破产重整服务信托是国民信托选择的“难而正确”的道路。这类项目资源投入大、筹划周期长(往往需2-3年)、报酬远低于传统业务,但当看到众多企业通过信托计划重获新生,实现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修复,国民信托更加坚定了深耕此领域的决心。“即便是做他人看不上的事,吃别人不愿吃的苦,民营信托机构也一样担得起社会责任。”肖鹰如此诠释自身转型信念。
肖鹰进一步表示,信托行业需要逐步扭转自己内部和社会公众中“信托”单纯等于“理财产品”的认知偏差,充分普及信托在财富管理、金融支持、社会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所能发挥的效用,以信托服务属性为核心,针对性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相应的文化建设。信托机制的灵活性和市场需求多样性的碰撞,也将推动信托机构根据自身特点走出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展望未来,上述两家机构表示,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托业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坐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价值。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