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全校师生及家长科学认识、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筑牢健康防线,宜宾市南溪区长江学校特制定了以下指南,明确疾病常识与防控要点:
为帮助全校师生及家长科学认识、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筑牢健康防线,宜宾市南溪区长江学校特制定了以下指南,明确疾病常识与防控要点:
一、疾病基础认知:先懂“敌”,再防“敌”
(一)传播途径
两种疾病均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染;伊蚊多在白天活跃(尤其清晨7:00-9:00、傍晚17:00-19:00),喜欢在积水处产卵。
典型症状(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1.共性症状:突发高热(体温≥38℃)、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皮肤出现红疹(多分布在躯干、四肢)
2.差异症状:
基孔肯雅热:关节疼痛明显(常见手腕、脚踝、膝关节),部分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登革热: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按压不褪色)等轻微出血症状,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二、核心防控措施:分场景落实,全链条防蚊
(一)彻底清理“积水死角”(每日执行)
1.重点区域:绿化带积水、花盆托盘、操场排水沟、废旧轮胎/水桶、体育器材缝隙、饮水机接水盒。
2.操作要求:每日安排卫生小组巡查,发现积水立即倾倒;闲置容器(如空饮料瓶、纸箱)及时清理,避免积水滋生蚊虫幼虫。
(二)规范蚊虫消杀(每周1次)
1.消杀区域:校园绿化带、厕所角落、走廊尽头、楼梯间缝隙等蚊虫易栖息处,由学校联系专业人员使用安全药剂进行消杀。
2.防护配合:消杀期间避免靠近消杀区域,消杀后通风30分钟再进入。
(三)完善防蚊设施
1.教室、办公室安装纱窗、纱门,破损后及时报修;课间关闭门窗(尤其伊蚊活跃时段),减少蚊虫进入。
三、师生个人防护:主动避蚊,守护“自身健康”
(一)做好“物理防蚊”
1.在校期间(尤其体育课、课间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袖口、裤脚扎紧;避免在树荫、草丛、积水边长时间停留。
2.可携带儿童专用驱蚊剂(提前告知家长,选择成分安全的产品),在衣物表面(避开眼、口、鼻)少量涂抹,每4-6小时补涂1次。
(二)主动参与“清积水”
1.发现教室、走廊、操场有积水或垃圾,及时告知卫生委员或老师;值日时重点清理责任区积水,不随意丢弃垃圾。
(三)做好健康监测
1.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及时到医院就诊;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是否被蚊虫叮咬”“是否去过蚊媒疾病高发区域”,便于医生精准诊断。
四、家庭防控:家校联动,守好“第二道防线”
(一)同步清理家庭积水(每日1次)
1.检查阳台(花盆托盘、浇花水壶)、卫生间(洗手池积水、拖把池)、厨房(水槽残留水、垃圾桶周边),及时倾倒或覆盖;水生植物(如绿萝、富贵竹)每周至少换1次水,并清洗容器内壁。
(二)家庭防蚊措施
1.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前检查卧室是否有蚊虫;孩子傍晚、清晨外出时,务必穿长袖衣裤并涂抹儿童驱蚊剂。
(三)配合健康管理
1.孩子生病期间居家休息,痊愈后凭医院证明返校;主动向孩子讲解防蚊知识,督促孩子养成“不玩积水、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五、关键提醒
1.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可防可治,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即可,无需恐慌,但需避免延误治疗。
2.全校师生及家长需共同参与“清积水、防叮咬”行动,蚊媒防控无小事,健康安全靠大家!(来源:宜宾市南溪区长江学校)
来源:四川民生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