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时有个人名叫张亮,曾经是幽州的都督。有一天,张亮到智泉寺礼拜时,看到墙壁上刻画有一张很大的神像,神像相貌庄严圆满,张亮便特别对它礼拜供奉。
唐朝时有个人名叫张亮,曾经是幽州的都督。有一天,张亮到智泉寺礼拜时,看到墙壁上刻画有一张很大的神像,神像相貌庄严圆满,张亮便特别对它礼拜供奉。
有一天,张亮家遭到雷击,雷将堂柱击塌,掉下来的柱子头木块砸在了张亮的额角上,而张亮却没有受什么伤。
他赶忙到寺里去做礼拜,感谢神灵保佑平安。奇怪的是,那神像的头上却有碰破表皮的伤口。
贞观年中,突然有一天,那神像的脖子上出现了一圈勒过的痕迹,像线那般粗细。
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果然,没过多长时间,张亮便因为犯罪而被诛杀了。
张亮拜的这个神像是有帮他保护挡灾的,只是犯下了大的罪过还是要自己去受。
据《法苑珠林》卷三十一
[祈祷][祈祷][祈祷][福][福][福][万柿如意][万柿如意][万柿如意]
不失善念
袁自食是山东人,老实种地的农民父母认为,养儿不必大富大贵,希望儿子自食其力即可,因此取名自食。
他如父母所愿,不通诗书,以打理田园庄稼为业,靠勤俭攒下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
有一年,邻居刘某赶考缺少路费,向他借银子一百两,因为匆忙忘了写凭据。
袁自食认为邻居是读书人,出不了差错,而且救人急难。也没太放在心上。
没想到刘某一去未归,后来听说在福建某地做了一个小官,深得郡守信任。
至正年间(元)山东大乱,袁自食家遭了强盗,家财掠夺洗劫一空。
无奈之下,一路打听去想去投靠刘某。心想,就算不念旧情,能够讨回一百两银子,也还是可以作本谋生。[祈祷]
袁自食带着全家长途跋涉,到了福建的某地,已经是容貌憔悴衣衫褴褛。找到一座寺庙的空房安顿好妻子儿女,他就去匆匆找到刘某。
刘某起初假作不识,怕袁自食闹出动静影响前途,才无奈请其入室内,坐了良久,对借钱一事只字不提,只是喝茶而已。
当自食提起还银之事,刘某皱眉道:“仁兄当年之恩小弟时刻不敢忘怀,但我俸禄微薄,一时无力偿还,请仁兄担待些时日。”
袁自食没有办法,只好暂时回去。就这样,他一连去了几次,一拖再拖,都是无功而返。
刘某也渐渐显露厌烦的神色,人性的恶就出来了。最后说道:“仁兄把借款凭据拿来,立刻钱据两清,如果拿不来凭据犹自纠缠,就告你敲诈勒索送到官府。”说完命人把袁自食赶了出去。[祈祷]
真是应了忘恩负义多是读书人的那句话。
自食回到寺庙,妻子听说无果,抱着孩子痛哭不止。袁自食愤恨无比,买来一把尖刀,坐着等待天亮,准备要杀死刘某泄愤。
东方刚刚发白,袁自食就怀揣利刃而出,隐藏在刘某的家门旁边,等待对方外出趁其不备杀他泄恨。[祈祷]
冷风拂过,他想到妻儿在寺庙挨冻受饿,恨不得马上就与刘某同归于尽。
忽然想到:“我杀了刘某,自己也难逃一死,我死后妻儿岂不更加难以生存?”
然后又想:“刘某也有妻儿,且还有老母亲在堂。他虽然有罪,但死后他的家人如何生存?”
思来想去,暗道一声:“罢了,罢了!宁可让人负我,我不负他人[祈祷][祈祷][祈祷]。”于是隐忍而归。
中午时,庙里老僧带着两斗米前来接济,袁自食再三感谢,请老僧坐下说话。
老僧问道:“施主清晨去了哪里?为何不久便回?”袁自食长叹一声,说了事情经过。
老僧道:“这就是了,难怪早晨我打坐诵经,远远看到施主外出,身后跟一群恶鬼,青面獠牙手持斧叉子,面目甚为凶恶;回来时跟随的是几十个金冠玉珮举旌旗的和善官人。善念恶念,鬼神明察秋毫,[祈祷][祈祷][祈祷]施主会有好报的。”
听老僧说完,袁自食稍有安慰,但心情仍旧郁闷。傍晚时,他到庙外散步排解,不觉间走到山脚下的一座井边,井里似乎传来弦乐之声。
袁自食不由靠近向下张望,忽然失足落入井中。他瞑目等死,却并未感觉落水,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站在一座大宫殿前。长廊肃静,古殿烟雾缭绕,徘徊四顾,没有人迹。
正观望间,一个道士从大殿而出,微笑问道:“翰林知道百姓的滋味了吧!”看袁自食一脸茫然,道士解释道:“郎君前世在职之时,以文学自高,不肯汲引后进,故今世令君愚懵而不识字;[祈祷]以爵位自尊,不肯接纳游士,故今世令君漂泊而无所依耳。”[祈祷]
恍惚之间,袁自食想起了前世过往,赶快对着道士施礼请教。道士说:“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大祸将至,郎君可前往福宁一带辟祸。”
然后指点一条小路。袁自食顺着小路前行,走了一有十多公里,从山的另一侧出来,到家已经过了三天的时间。
他急忙带着全家去了福宁,搭草棚租田地为生。某日锄地,锄头碰到一块石板,得到四锭白银,家道于是得到改善。两年后,福建发生战乱,忘恩负义的刘某被乱军所杀。
宁可他人有负于我而我不负他人,善念恶念天地鬼神明察秋毫!我们即使遇到人生的困境不要退失了自己的善念!因果是可以转变的。
南无阿弥佗佛!善哉!善哉!!
据《剪灯新话》[祈祷][祈祷][祈祷][福][福][福][玫瑰][玫瑰][玫瑰]
来源:一朵安静的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