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俄乌冲突的新闻又刷屏了,大家都在议论普京在阿拉斯加跟特朗普见面后抛出的那个和平方案。表面上看,俄罗斯好像是做出了大让步,愿意从哈尔科夫、苏梅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些地方的小块地盘撤军,总面积大概440平方公里。
最近俄乌冲突的新闻又刷屏了,大家都在议论普京在阿拉斯加跟特朗普见面后抛出的那个和平方案。表面上看,俄罗斯好像是做出了大让步,愿意从哈尔科夫、苏梅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这些地方的小块地盘撤军,总面积大概440平方公里。
这些地方本来就是俄罗斯军队零星控制的边境点,战略价值不算太大,但这个举动被一些媒体解读成俄军撑不住了,得赶紧止损。实际上,俄罗斯控制的顿巴斯地区已经占到88%,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也控制了73%。
普京的方案是让乌克兰完全退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剩余部分,作为交换冻结南线的战线。这不是单纯的退让,而是换取更大的战略锁定。西方那边呢,早就有声音说这不过是俄罗斯的谈判策略,西方国家已经看透了普京的底牌,不会轻易上钩。
8月15日,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空军基地碰头,这是自2021年以来美俄元首第一次面对面谈。这次会晤本来是特朗普推动的,他想当和事佬,结束这场打了三年多的仗。结果呢,没谈出停火协议,但普京的和平提议轮廓浮出水面。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俄罗斯愿意从哈尔科夫、苏梅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少量占领区撤出,这些区域加起来也就440平方公里,主要是一些村庄和边境点。
俄罗斯军队在这些地方的控制本来就不稳,维持起来成本高,还容易被乌克兰用来做宣传,说俄罗斯在侵略。普京把这些地方当筹码扔出去,换取乌克兰从顿巴斯全面撤军,那里乌克兰还控制着大约6600平方公里,是他们的东部防线核心。
除了领土交换,普京还坚持几个机制条件:乌克兰得立法确认不加入北约,不允许西方部队以任何名义进驻,还得限制军队规模;北约得承诺不再东扩。这些要求不是新东西,早在一年前的2024年6月普京就提过类似的东西,当时被乌克兰直接拒绝了。
现在重提,可能是因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乌克兰援助的节奏变了,西方阵营的统一性有点松动。特朗普在会后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他和普京讨论了土地互换和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大体上达成了共识,但细节没敲定。
泽连斯基那边呢,马上飞到华盛顿跟特朗普见面,坚持主权完整,不能割让顿巴斯,说那是乌克兰的最强防线,丢了就等于开门让俄罗斯继续压进来。
俄罗斯的外交部副发言人阿列克谢·法德耶夫后来明确表态,俄罗斯的立场没变,还是要求乌克兰完全撤出俄罗斯声称的那些地区,包括克里米亚、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全境。
现在俄罗斯实际控制了乌克兰19%的土地,大概相当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面积。普京的方案其实是想用小让步换大锁定,冻结南线战线,避免战线拉长带来的补给问题。
BBC的报道指出,俄罗斯在哈尔科夫和苏梅的占领区本来就是为了缓冲,乌克兰去年夏天在库尔斯克的反攻让俄罗斯吃了亏,现在撤出这些小块地,能减轻舆论压力,还能在谈判桌上显得有诚意。
但西方分析认为,这不过是普京的开场价,不是底线,真正目的是拖延时间,等到冬天能源压力上来,欧洲支持乌克兰的劲头可能会弱。
说俄军已经无力再战,这话有点夸张,但俄罗斯军队确实面临不小压力。理解战争研究所的评估显示,俄罗斯夏季攻势在东部推进缓慢,伤亡巨大,累计阵亡和受伤接近百万。从5月开始,俄罗斯在顿涅茨克方向推进了48平方英里,但代价是每天上千人的损失。
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部队现在用摩托车和民用车快速穿越开阔地带,试图绕过乌克兰的防御,但这种战术风险高,容易被无人机和炮火打掉。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俄罗斯的推进也停滞了,补给线脆弱,乌克兰的反击让俄罗斯的机动性下降。
普京的让步方案,正好反映了这些问题。他愿意冻结南线,就是为了止血,避免突出部长期消耗资源。路透社援引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的话,说俄罗斯现在控制顿巴斯88%,继续推进的边际效益在下降,成本却在爬坡。
经济上,俄罗斯转向战时模式,军工转产和制裁压力让国内承压不小。西方媒体像CNN和华盛顿邮报,常把这解读成俄罗斯撑不住了,但证据链不全。
俄罗斯的战术节奏还稳,控制区没崩盘,只是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锁定。普京把广铺战线改成缩短外延、加厚纵深,这更像是换挡,而不是崩溃。
再看乌克兰那边,泽连斯基的困境也明显。东部防线是他们的命根子,由城镇链和补给枢纽串起来,丢了就没了施压俄罗斯腹地的能力。
乌克兰动员疲态显现,援助碎片化,经济窘迫。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援助暂停过一段时间,虽然后来恢复,但信号清楚:美国不想无限期投钱。
欧洲也面临能源通胀和难民压力,各方都有本账。普京的方案,其实是把领土让步换制度锁定,希望压低乌克兰的安全天花板,固定俄罗斯的缓冲区。
这不是撤退,而是目标重写。英国卫报指出,俄罗斯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边境推进,占领了两个小村,乌克兰军队摧毁桥梁反击,但这显示俄罗斯还在试探底线,没打算全退。
西方国家看得很清,普京的让步有象征性,但核心需求没松口。像正式承认克里米亚归俄罗斯,这对乌克兰是红线。北约止步东扩,也操作上难实现,最多给软担保。
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在会晤前就跟普京谈过,俄罗斯准备好妥协,但细节得磨。整个方案像工程化降噪,用验证系统围栏战线,避免突然崩落。但西方判断,如果把一切归结成俄罗斯无力,会误判红线,把可交易空间看大。
西方对普京方案的解读,很现实。媒体分析,谈判进展慢,因为普京不想结束战争,他的目标是锁住收益。特朗普去阿拉斯加,本想推动停火,但普京没同意暂停,只谈参数。
BBC直播报道,普京说阿拉斯加峰会很有用,但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转向了。特朗普警告,如果不满意普京决定,会看到事发生,可能指加强制裁或援助。
欧洲那边,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说,希望特朗普对普京的耐心快耗光,俄罗斯在拖延。欧盟外交发言人安妮塔·希珀透露,高层在跟美国国务卿马科·鲁比奥通话,讨论安全保障。
乌克兰坚持不让步,泽连斯基说不会放弃土地,东部是最强防线。CNN报道,普京瞄准整个顿巴斯,这里是俄罗斯非法吞并的地区。
乌克兰地图显示,俄罗斯控制20%,但乌克兰内部流离失所800万,经济重创。特朗普支持土地互换,但乌克兰法律上割地不合法,议会得超级多数通过。
PBS新闻指出,割让土地在乌克兰不流行,还违法。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峰会议程没准备好,没计划开会,安全保障讨论没俄罗斯参与没意义。但美国特使说,每天跟俄罗斯谈,谈判在继续。
风险在于,西方如果低估俄罗斯韧性,会出错。布鲁金斯学会文章说,战争改变了俄罗斯全球地位,西方支持乌克兰的决心强,但比头两年弱。
普京看到西方裂痕,尤其特朗普改善美俄关系,但留乌克兰自生自灭。CNN分析,五种战争结束方式中,普京可能等西方统一破裂。
谈判技巧关键,用软担保加硬验证替代硬承诺,分阶段条款降低风险。这不是阴谋,是技术。哈佛大学文章指出,普京兴趣是责怪西方北约扩张,但行动显示他想控制乌克兰东部。
普京让步是战术调整,各方算术。西方看穿,不是无力,而是边际成本高。持久僵局下,地缘博弈继续。乌克兰放宽18-22岁男性出境,缓解动员压力。
特朗普助手称冲突是莫迪的战争,美印关系恶化,显示全球连锁。战争结束需各方妥协,但目前僵持。俄罗斯需求不变,全撤出其声称地区。展望,冬天来临,能源战加剧,谈判窗口可能开,但风险高。
来源:羽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