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吴起和他的动物疗愈之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21:28 1

摘要:“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中国PFH(Paw For Heal,治愈爪爪)治疗犬公益项目一直以来的坚持。从最初仅有数只治疗犬,到如今全国多地三百余只狗狗“持证上岗”,十三年来,该项目创始人、宠物行为专家吴起,用他的热忱与执着,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趟温暖的动物疗

“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中国PFH(Paw For Heal,治愈爪爪)治疗犬公益项目一直以来的坚持。从最初仅有数只治疗犬,到如今全国多地三百余只狗狗“持证上岗”,十三年来,该项目创始人、宠物行为专家吴起,用他的热忱与执着,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趟温暖的动物疗愈之旅。

宠物行为专家吴起和他的狗狗。受访者供图

为“星星”带来星光

PFH项目的缘起,是一名罹患自闭症的“星星的孩子”。彼时,吴起凭借与狗狗的非凡默契频繁亮相各大电视节目。自闭症患儿梓梓(化名)的妈妈,通过节目组辗转联系到吴起,希望能让孩子接触一下他的狗狗。

那是吴起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类特殊孩子。他们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如同夜空中孤立的星辰,拒绝与外界的交流。对于吴起的热情,梓梓没有任何回应,但是看到狗狗,他的眼中瞬间有了星光,可以按照吴起的引导和狗狗进行互动,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和狗狗的交流过程中,露出久违的笑容。吴起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动物的治愈能量,可以突破传统宠物与主人的关系,创造更广阔的生命联结。

宠物行为专家吴起正在训练狗狗。受访者供图

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动物辅助治疗发展现状后,吴起发现这一疗法在国外已形成成熟体系,而国内尚属空白。于是,吴起发起了PFH治疗犬公益项目,参照国际标准培养出首批5只专业治疗犬。项目试点的首站,便是一家有100多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机构。

起初,康复机构的园长表现谨慎,工作人员看见治疗犬要紧贴墙边,小心翼翼地“挪”过去。但看到治疗犬在吴起的引导下精准地执行各种指令,他们的顾虑渐渐消除。

经过多轮沟通,康复机构最终同意,允许他为有兴趣的家庭开设一堂动物疗法体验课。

为了这堂课,吴起和同事们进行了充分准备:模拟各种突发状况、翻译专业资料,带着治疗犬开展更严格的训练,走遍了培训基地周围的村庄,让狗狗们尽可能地接触到不同的人,确保它们能够应对不同的场景。

那天,来到现场的只有五组家庭,家长们起初也多在观望。但当第一个孩子触摸到狗狗,展露出笑容的时候,吴起知道,这几个月的筹备和忙碌,都是值得的。

项目初期吴起带着治疗犬服务自闭症儿童。受访者供图

此后每周,吴起和志愿者们都会带着治疗犬去和孩子们互动。孩子们也从最初只愿接触狗狗,到后来逐渐对工作人员产生信赖。

这一合作,就是十多年。

自闭症儿童绘制的治疗犬相关作品。受访者供图

一个人到一群人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养宠家庭带着他们的犬猫伙伴,加入这趟温暖的疗愈之旅。

“动物辅助干预主要‌通过培训家庭伴侣动物,为青少年、老年人、心智障碍、亚健康及临终关怀等群体提供专业疗愈服务。通过标准化互动设计,帮助服务对象缓解焦虑、改善情绪、重拾生活信心并提升幸福感。”吴起介绍,每只治疗犬都需要经过完成社会化、服从性、去敏感性、互动能力等专业测评,才能“持证上岗”。

如今,国内治疗犬数量由初创时期的5只,发展为300多只;志愿者团队从最初的个位数成员,扩展到5000多人,遍布北上广深、南京、成都等10余个城市;服务范围也从最初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扩展至养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医院、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检察院等,累计服务超过15万人次。

志愿者带治疗犬开展校园生命教育课。受访者供图

在这段旅程中,有无数个让吴起印象深刻的治愈瞬间。

在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青春护航站”,未成年人布布(化名)因童年创伤患上重度抑郁,一直将自己锁在家中,却主动报名参加治疗犬活动,想要成为志愿者。

在北京、上海的一些中学,吴起和志愿者们建立起动物社团,每周开展相关课程和互动体验,青少年们从压力缓解的受益者,成长为带着治疗犬探访养老院、特殊儿童机构的助人者。

在医院肿瘤中心,21岁的铛铛(化名)经过多次化疗身体虚弱,却不愿错过每一次和狗狗的相处,许愿病好之后一定要领养一只狗狗,让它成为合格的治疗犬。

在认知症照护机构,一位患有重度认知症的老人忘记了儿女的姓名,却记得经常陪伴自己的治疗犬的名字。

在生命终点站临终关怀医院,治疗犬安静依偎在床边的身影,为即将离开的人们送去最后一份温柔慰藉。

“从生命起始端到生命末端,治疗犬的陪伴都不曾缺席。”吴起说。

志愿者在上海宝山区顾村镇开展为老服务。受访者供图

用生命影响生命

“社会价值才是顶级流量池。”在吴起看来,治疗犬是当代人与伴侣动物和谐共生的最好诠释,它们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深度的情感陪伴,更能通过科学养育转化为独特的社会力量,切实帮助到身边的弱势群体。而这种推动人心向善的社会力量,需要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

宠物行为专家吴起和他的狗狗们。受访者供图

除了持续运营自媒体账号进行科普之外,吴起还在拓展更多途径:与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制作动画短片及疗愈主题展;组织青少年创作人宠疗愈主题原创音乐及MV;参加阿里“95公益周”和腾讯99公益日;联动多地政府和公益机构推进社区宠物智慧化管理项目;担任关注人宠新型关系综艺《你就宠ta吧》特邀嘉宾,将治疗犬资格认证过程搬上荧幕,借助娱乐传播力量提升公众认知。

此外,制定被广泛认可的社会应用规范、服务考评标准和动物福利准则,改变行业良莠不齐、哗众取宠的乱象;推动治疗犬培训师、动物疗愈师的专业资格认证;筹备院线电影项目,通过银幕呈现治疗犬发展史与真实的人宠羁绊故事;联合医疗机构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动物辅助疗法随机对照试验,为国内动物疗法积累循证医学证据;把项目推动到更多城市,让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对于吴起和志愿者团队而言,还有太多事情要做,也有着太多期许。

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疗愈,还有着更多可能性——

“它们让遗忘有了回响。”吴起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