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世界的民兵方阵有咱三门峡女民兵刘晓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21:20 1

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天,身着沙漠蛙式作训服的巾帼民兵,以巍然的方阵、如虹的气势,惊艳世界。其中,走在该方阵第五排面第十三名的姑娘名叫刘晓琨,是三门峡市湖滨区民兵心理疏导排二班班长,现就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天,身着沙漠蛙式作训服的巾帼民兵,以巍然的方阵、如虹的气势,惊艳世界。其中,走在该方阵第五排面第十三名的姑娘名叫刘晓琨,是三门峡市湖滨区民兵心理疏导排二班班长,现就职于三门峡市湖滨区纪委监委。

她是仪仗队的“老兵” 曾执行30余起仪仗司礼任务

出生于1997年12月的刘晓琨,已是仪仗司礼领域的“老兵”。2018年至2023年,她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曾执行过30余起仪仗司礼任务。

2019年,她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荣誉勋章和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现场;2021年,她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仪式上,也有她挺拔的身姿。

“2019年,因已经被选为授勋女队员,没能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刘晓琨说,今年初,当得知有机会参加阅兵任务时,她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从阅兵教练员到受阅队员 主动请缨终于圆梦

今年1月,凭借丰富的仪仗司礼经验,刘晓琨通过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选拔,成为一名阅兵教练员。2月4日,春节假期还未结束,她便赴京参加教练员集训。后因任务分工不同,她主动申请入列,从教练员变为受阅队员。

“最初有1000多人,经过三轮淘汰,只剩下400多人,但最终只有352人能够上场受阅。”刘晓琨说。

左三为刘晓琨

拔军姿、练队列,是新兵入营的第一堂课,也是刘晓琨和方阵队员们每天的必修课。“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外打60度。”“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脖颈微贴后衣领,身体前倾。”……

为使受阅方队动作统一、步伐铿锵有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整齐划一,一个看似简单的踢腿动作,211天的训练中不知道已重复了多少遍。

“每天训练10个小时,夏天更是要顶着三四十度的烈日训练,肩膀上都晒出水泡,战友们的脚后跟也磨出了一层一层的血泡。”刘晓琨说,“但阅兵式后看到大家给予民兵方队的高度评价,一切都值得!”

96米、128步、66秒通过 铿锵玫瑰绽放荣光

96米、128步、1分零6秒,这些数字对参加国庆阅兵的女民兵们来说无比重要。

天安门东西华表的间距是96米,按照每分钟112步、每一次踢腿高度30厘米、每次跨步75厘米的标准步幅,受阅部队需要用时66秒,迈出正步128步通过这96米的距离。

352人组成的方阵,14个排面中每个排面25人。在行进过程中,两个排面之间要保持1.2米的间距,前排脚尖到后排脚尖的距离要时刻保持1.2米,左右队员间隔60厘米。通过主席台前时,还要做到40秒不眨眼。

刘晓琨说:“当时心情特别激动,尤其是在唱国歌时,我快哭出来了,但是因为自己在执行任务,就强忍着泪水。”直到方阵受阅结束,刘晓琨轻松下来时,才意识到自己心中满满的自豪。

阅兵直播时,全家亲戚都在电视机前守候。“妈妈哭了好几次,”刘晓琨笑着说,“从没想过小时候在电视前看阅兵的孩子,有一天能成为其中一员。”

刘晓琨生活照

阅兵仪式结束后,刘晓琨的家人动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致敬全家的骄傲刘晓琨:从‘云端’到‘铁阵’,放弃空姐职业,选择加入仪仗队,你将柔美淬炼成铿锵;从‘军营绿’到‘纪检白’,退伍后投身纪检监察,你以‘铁面映初心’;从‘岗位’到‘方阵’,暂别纪检岗位参加阅兵,你在国之大典中绽放个人与家国的双重荣耀!”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服务人民。”刘晓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誓言。短暂休整后,她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全媒体记者 陈林道 王梦)

来源:三门峡日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