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8日-21日,杭州金沙湖大剧院即将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意大利音乐剧《神曲》杭州站收官演出。这部改编自但丁·阿利基耶里同名史诗的作品,作为中意建交55周年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杭州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体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晓婷
700年前,但丁·阿利基耶里以《神曲》勾勒出人类灵魂从地狱至天堂的恢宏旅程;700年后,这部意大利文学瑰宝以音乐剧形式焕发新生。
2025年9月18日-21日,杭州金沙湖大剧院即将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意大利音乐剧《神曲》杭州站收官演出。这部改编自但丁·阿利基耶里同名史诗的作品,作为中意建交55周年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杭州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体验。
近年来,杭州的文化艺术生态日益丰富,高水平国际演出和艺术展览接连不断。此次将《神曲》引入杭州,不仅成为本地文化艺术生活的一大亮点,更有望为长三角地区艺术市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推动区域文化艺术繁荣提供了宝贵契机。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曾表示:“经典作品可以被赋予当代表达,也能触及广泛的观众群体。”
此次演出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让14世纪的文学巨著在21世纪的舞台上焕发新生。它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观众的热情参与,也将进一步推动中意两国文化领域的深入合作与对话。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的音乐剧演出,更是文学经典在当代的重现与焕活,是中意文化相互启迪、交汇共融的璀璨成果。
颠覆式艺术融合,重现经典奇幻世界
意大利音乐剧《神曲》由意大利MIC公司制作,“我们歌剧”独家引进,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与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出品,中演院线下属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及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担任联合出品及全国巡演运营。
音乐剧《神曲》是全球首部且唯一一部改编自但丁同名史诗的作品,它以摇滚、歌剧与古典乐的颠覆性融合,配合3D动态投影与机械舞台装置,为观众打造了一场从“地狱”到“天堂”的灵魂之旅。导演安德烈亚·奥尔蒂斯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交响乐、电子摇滚与3D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相融合,让这部14世纪的文学经典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曲家马尔科·弗里西纳精心创作的音乐,巧妙地将古典与现代编曲融合,精准地突出剧中最为激烈与戏剧化的时刻,完美地唤起但丁笔下场景的神秘与宏伟。全剧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篇章,通过音乐风格的巧妙转变,精准对应人物情绪与哲学思考。8位才华横溢的意大利歌手用他们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和卓越的唱功,轻松驾驭着“地狱篇”的撕裂式摇滚高音与“天堂篇”的纯净歌剧咏叹调,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
在视觉呈现上,《神曲》同样做到了极致。3D投影舞美设计让舞台仿佛变成了一座流动的剧场。通过精心设计的机械装置与3D动态投影相结合,舞台空间不断变化,充满互动性。此外,剧组还特别设计并制作了超过200套华丽服饰,每一件服装都严格遵循历史与艺术审美,采用复杂的刺绣、手工珠饰和特殊面料制作,为角色塑造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
搭建中意文明互鉴的新桥梁
《神曲》自巡演以来,每一站演出都致力于与当地文化基因展开对话,收获了各地观众的热烈反响,也引起文学、戏剧与哲学界的多维度讨论。演出现场的掌声与欢呼交织,返场时合唱的画面更是令人难忘。
在舞台的光影之外,《神曲》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在各类官方媒体与权威平台的报道中。它不仅是观众朋友圈里的热词,更是新闻头条上的文化事件。这份来自官方与媒体的关注,不仅印证了它的艺术高度,也让《神曲》的热度跨越剧院,蔓延到更广阔的公众视野。
杭州站演出结束后,《神曲》即将完成中国巡演的收官。但它的影响远未结束——这场跨越七个世纪的文化对话,不仅是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剧演出,更是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它印证了经典文学跨越时空的魅力,也展示了文化交流所能达到的理解与共情深度。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