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张潇冉的一篇作文《旧轨还乡》火爆全网,引发无数网友共鸣,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视频点赞量超167万。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纷纷赏析。这篇作文究竟有何魅力,能让众多人为之动容?
“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
——杭州丁兰实验中学张潇冉
近日,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张潇冉的一篇作文《旧轨还乡》火爆全网,引发无数网友共鸣,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视频点赞量超167万。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纷纷赏析。这篇作文究竟有何魅力,能让众多人为之动容?
张潇冉虽出生在杭州,但她心中的故乡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寒假返乡途中,火车上一对爷孙的互动深深触动了她。归乡后,她将途中的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下来,完成了这篇作为寒假作业的《旧轨还乡》。
文中,她回忆儿时与姥姥姥爷乘坐绿皮火车从杭州前往乌兰察布的经历,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变为北方的辽阔,车厢内的嘈杂在她眼中也满是温情。后来回老家次数减少,直达列车停运,再到姥爷离世后归乡之路的漫长煎熬,今年听闻火车重新运营的激动,以及再次踏上火车的种种细节,都被她用细腻的笔触一一呈现 。
张潇冉的语文老师王杨军批改到这篇作文时眼前一亮。从事语文教育多年的他,一眼就能辨别作文的“真伪”。
文中诸多细节,如爷爷为让孙子舒适蜷缩在卧铺尾部,孙子悄悄掀起窗帘看窗外,爷爷因一句“孩子爱吃”就买下乘务员推销商品等,都让他深受感动。王杨军决定让张潇冉在课上分享这篇作文,同学们也被深深打动,一位女生还因此写了读后感,回忆起自己爷爷奶奶类似的“傻事”。
这篇作文在网络上爆火后,网友们纷纷被文中真实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所触动。“句句不提思念,句句都是思念”“写得太真实”“听哭了,我想起了奶奶”等评论刷屏。张潇冉表示,自己没想到作文会被这么多人看到,她平时就喜欢写作,最喜欢的作家是史铁生,这次只是单纯记录生活 。
此次爆火不仅让张潇冉备受关注,也意外带火了她的家乡乌兰察布。当地官方账号纷纷跟进转发,不少网友开始搜索这座城市,还有网友表示感谢“让我认识了乌兰察布” 。
在语文教学中,“模板”式作文现象普遍,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表达。王杨军认为,真实的记录在写作中至关重要,他不提倡学生背诵作文素材,而是鼓励大家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点滴,为写作积累真实素材。他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同学们表示这样的语文课更生动有趣,写作时也不会无话可说。
《旧轨还乡》的爆火,不仅是一篇作文的成功,更是对真情实感写作的一次有力肯定,让人们看到了语文这门学科动人的魅力。
一个初三学生的作文,经过巜山水语文》,《人民日报》等媒体的传播让人备受鼓舞,人们看到了正能量的传播,想起那些在课本乱插画的时候,由衷感叹时代又前进了。
注:文中插入了,《旧轨还乡》原文,请大家赏析。
来源:邯郸道YANLIFU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