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23:56 1

摘要:身体安定,房屋就会显得宽大。内心和身体都安定了,还会有什么事让你烦恼呢?谁说一个人的身体小,只要安宁,它就像泰山一样大。

心安吟———邵雍〔宋代〕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内心宁静,身体就自然安定;

身体安定,房屋就会显得宽大。内心和身体都安定了,还会有什么事让你烦恼呢?谁说一个人的身体小,只要安宁,它就像泰山一样大。

谁说一间屋子小,只要心宽,它就像天地一样宽阔。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虽说一个人的形体渺小,若能心安,其稳固程度堪比泰山。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心灵安宁之人,虽身形渺小却有泰山般的稳重与气度,风吹不动,雨打不摇。方寸之地,守之足以安天下。

人虽渺小,心安则无所不安。心灵的力量胜过形体的局限,内心的广博超越外在的狭隘。当你懂得安顿自己的内心,便如同为生命铸就了坚不可摧的基石,任凭外界风云变幻,内心依然岿然不动。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谁说一间屋子小呢,在心境开阔的人眼中,它宽广得如同天地之间。心宽路自宽,物小境亦大。居所虽小,心若宽广,则方寸之地亦可容纳乾坤。

古人云:"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若能心胸宽广,便能在方寸之间感受天地之辽阔;贵为王侯,若心胸狭隘,纵有万间宫室,亦觉局促逼仄。

心主宰着人的思想行为,唐代诗人李颀说“心轻万事如鸿毛”,做事要有顺势而为的能力,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老子曾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可见,“慈”为道之大也!而抱道而行,便是慈心可鉴!

格局一大,人的生命就不会沉沦于琐碎与是非,而真正通达之人, 总能简单得铿锵有力,着身静处观人事,放意闲中炼物情,去尽风波存止水,世间何事不能平。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安顿了一个个不平的心扉。清代刘一明说:“圣贤心胸,乾坤度量。丢开千般,看破万象。”学会面对当下,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无愧于心,无愧于事,无愧于人。

人生在世,能各就各位,各自饱满,便是顺势而为。得志当为天下事,退居聊作水云身,胸中一点分明处,不负高天不负人。

邵雍用仁者充满温情和旷意的智慧话语,自古以来,“欲出第一等言,须有第一等意。欲为第一等人,须做第一等事。”无论是第一等人、第一等言还是第一等事,都是离不开“第一等意”的。

心为万法之门,善用则养,溺用则殃。邵雍又说:“心亲于身,身亲于人。不能治心,焉能治身。不能治身,焉能治人?”

每一个识都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门,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王阳明:一个人开悟的标志,是学会内观,孔夫子说:“道不远人。”孟子:“学问之道,求其本心。”

王阳明瞬间开悟圣人之道,就是要内观本心,从心而行,只要不断向内求索,把世间的人和事当成是镜子,来映射自己的内心。

正视自己的心念,内观悟透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得意时不会妄自尊大,失意时也不会妄自菲薄。

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当你有了自知之明,便能以更加成熟的目光观世,内观,修炼自己。

南怀瑾先生曾说:“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人生是一场自我修炼的过程,你若破除万难,修炼到了一定境界,世间的挫折纷扰,便再难动摇你心。

俗话说:“心不唤物,物不至。”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即我们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我们的内心所塑造,内心的想法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

王阳明写过一首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谈恋爱是不是谈心,谈工作是不是谈心,国家讲政治是不是治心?儒家是不是讲修心?道家说的是不是修心?佛家说的是不是修心?

心为万法之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聪不聪明,快不快乐,解不解脱,自不自在,完全取决于他的心,而不在于他的贫富。

贫富只是物质上的东西,地位高低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其实一个人快不快乐,和金钱、地位没有关系,保持一颗正念的心很重要。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