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征程中,中法两国再次彰显了大国担当。2025年3月27日,中国和法国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发布联合声明。声明中,双方强调将根据《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昆明-蒙特利尔到尼斯》,加强全球海洋保护。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征程中,中法两国再次彰显了大国担当。2025年3月27日,中国和法国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发布联合声明。声明中,双方强调将根据《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昆明-蒙特利尔到尼斯》,加强全球海洋保护。中方将支持法方以最具雄心的方式成功举办联合国海洋大会(2025年6月9日至13日,法国尼斯)。双方正在努力推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协定)早日生效。这不仅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各国在海洋领域的合作树立了典范。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作为国内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一直积极作为。多年来,绿会在海洋垃圾清理、海洋生物栖息地保护、海洋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海湿
海洋生物栖息地保护
绿会海洋与湿地工作组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采取了诸多创新行动。例如,绿会保护地体系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了超220个保护地,其中包括多个海洋生物保护地,如珊瑚保护地、白海豚保护地、伪虎鲸保护地和斑海豹保护地。这些保护地的设立和运营,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也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斑海豹保护为例,绿会在盘锦、大连、营口、旅顺、北戴河等地设立了5个斑海豹保护地,并成功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构建了黄渤海斑海豹海洋保护地网络。这些努力不仅保护了斑海豹这一珍稀物种,还提升了公众对海洋生物保护的意识。
海湿
海洋垃圾清理与减塑行动
在海洋垃圾清理方面,绿会减塑捡塑工作组组织了多次海滩清洁行动,动员了大量志愿者参与其中。这些行动不仅清理了海滩上的垃圾,还通过科学分类和数据分析,为海洋垃圾的源头治理提供了依据。绿会的“人民战塑”项目旨在敦促品牌和行业更加重视其产品的塑料垃圾问题,同时呼吁全民参与,社会共治。截至目前,“人民战塑”项目共举办60多场活动,参与人次近2000人,共捡拾垃圾超4000kg。这些行动不仅清理了海洋垃圾,还通过科学分类和数据分析,为海洋垃圾的源头治理提供了依据。此外,绿会还与相关企业合作,推动海洋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探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些努力与中法联合声明中强调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相呼应,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贡献了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
海湿
服务科学决策与推动海洋连通性保护
近年来,绿会海洋工作组就多项国家标准计划和地方政策提供了咨询意见,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例如,2022年11月,绿会海洋工作组就国家标准计划《岛礁水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提交了四条意见;2023年8月,为《海口港总体规划(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咨询意见;2023年10月,建言《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做好无居民海岛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本底数据并确保本底数据充分公示,被充分采纳。
此外,还积极推动海洋连通性保护。绿会专家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海洋连通性工作组(MCWG)执委,致力于推动建立全球连通性保护网络。在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 2021)上联合提起的三份跟海洋有关的提案都获得通过,成为IUCN WCC正式决议。
海湿
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与科普传播
在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方面,绿会海洋湿地工作组参与了众多与海洋治理相关的大会,通过各种国际活动、国际平台发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例如,绿会参加了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并主办主题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4、7、13、14和15之间的协同增效”的边会;参加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就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国际文书的政府间会议;参加了2024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参加了第四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SIDS4),并主办主题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小岛屿可持续发展”的边会;参加了关于包括海洋环境在内的塑料污染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谈判会议等。
绿会还通过“海洋与湿地”微信公众号(OceanWetlands)积极开展科普传播工作。该平台自2022年12月8日开始运营,秉承服务科技工作者、保护环境、做好科学传播的工作宗旨,平台发文坚持前沿性、创新性,坚持报道优质的海洋与湿地前沿动态,服务于我国广大海洋与湿地科技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人士,以及全球科技治理、全球环境治理等领域的读者、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公众,并为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公益支持。
关于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协定)缔约方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和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绿会将积极筹备并深度参与,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社会组织在海洋保护领域的积极作为,并呼吁更多公众关注海洋保护,积极参与海洋保护行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洋保护的良好氛围。
中法携手护海洋,绿会助力共前行。在中法联合声明的引领下,绿会海湿组将与各方共同努力,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片蓝色星球上最珍贵的海洋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健康、可持续的海洋家园。
本文为日常工作记录,仅供参考。整理 | Sara审核 | Linda排版 | 绿叶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大湾区海洋生物数字文献库(Greater Bay Area Marine Biological Digital Library, 简称GMBDL)是全国第一个以视频图鉴为特色的海洋生物数据库,始于2022年,由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Dapeng Peninsula Marine Library)出品。大湾区海洋生物数字文献库通过长达2000多个小时的潜水拍摄积累而成,拍摄团队历经6年时间,专注于南海北岸海域,精心记录下海洋动物在日夜不同时间的行为、雌雄不同的体色以及冬夏不同的状态,还特别记录了深圳近十年来鲸豚搁浅等海洋大事,所采用的均是高清高帧率视频,确保了影像的高质量和细节展示。该数据库由国内权威分类学专家进行定种,目前已收入407种海洋生物,且物种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目标是在两年内达到1000种,为海洋生物研究和保护等工作提供数字化资源支持。图源:©GMBDL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
❁ 绿会海湿组积极建言《海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指南》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 866个全新的海洋物种!“海洋普查”公布里程碑式成果
❁ “一个海洋”科学大会将于2025年6月4日在法国尼斯开幕 |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海湿观察
❁ 重塑海洋生态:BBNJ协议与“昆蒙框架”的前沿探索
❁ 国际海底管理局如何在"BBNJ协定"实施中发挥作用?
❁ 帕利塔·科霍纳:共同促进小岛屿国家的未来发展 | 绿会第四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SIDS4)边会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