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9时,打开电视机,我静静坐在电视前,等待观看9.3大阅兵的直播实况。9时30分,3000人的合唱团,随着军乐团的铿锵有力的旋律伴奏下而放声歌唱,气势如虹,威武大气。
昨天9时,打开电视机,我静静坐在电视前,等待观看9.3大阅兵的直播实况。9时30分,3000人的合唱团,随着军乐团的铿锵有力的旋律伴奏下而放声歌唱,气势如虹,威武大气。
这种组织形式一般称之为“暖场”。“暖场”的目的是通过预热消除冷场,调动参与者的情绪。常见于演艺活动、婚礼庆典等场景。其本质是通过语言和歌曲,缩短参与者与活动主题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后续环节创造良好氛围。
大阅兵的“暖场”是“暖场”形式中的最高境界。演员队伍之庞大、阵容之强、精神面貌之抖擞、歌声表达之准确是“暖场”的经典之举。
3000人,8分钟,四首歌这三个数字是大阅“暖场”的三大要素,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妥。按秒计算,按分完成,严丝合缝,珠联璧合。
第一首《我的家在松花江上》以悲伤的旋律,再现了东北苦难大众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流亡关内的苦难经历,是抗战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歌曲之一。中华民族从这一刻起,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二首《在太行山上》是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全民抗战,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现了八路军和太行军并肩作战,守卫敌后根据地的坚定斗志。这首歌是敌后抗战的“战歌”,又凝聚了军民抗战的信心。
第三首《黄河大合唱》旋律慷慨激昂,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每次听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都让我心潮澎湃。
第四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简单,节奏紧凑简练。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唱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历史必然。
短短的六分钟,四首歌曲将抗日战争14年的苦难历史和最后夺取胜利的艰辛历程说的明明白白。通过3000名大学生富有朝气,澎湃激昂歌唱,唱出了人民必胜,和平必胜,正义必胜的历史规律。也再次点燃了一名老人的爱国之情。
来源:祥瑞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