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驱动,强效稳控丨乌帕替尼推动特应性皮炎规范化诊疗更高目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22:14 1

摘要:在海口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机制革新·精准治疗”与“更高目标·长期管理”为主题,汇聚多位皮肤科领域权威专家,围绕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个体化精准治疗、AD更高治疗目标达成长期管理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会议通过分享最新指南共识、临床研究数据及真实世界证据,旨

2025年3月28日下午,由中国医学论坛报与艾伯维联合主办的“特应性皮炎规范化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全国启动会”

在海口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机制革新·精准治疗”与“更高目标·长期管理”为主题,汇聚多位皮肤科领域权威专家,围绕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个体化精准治疗、AD更高治疗目标达成长期管理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会议通过分享最新指南共识、临床研究数据及真实世界证据,旨在推动AD诊疗规范化,助力皮肤科医生优化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全程管理方案。本文整理会议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开场致辞

会议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晓静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张建中教授与康晓静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强调,AD作为慢性、复发性疾病,其诊疗需紧跟机制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双重革新。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通路免疫失衡,而新型JAK抑制剂乌帕替尼的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选择。同时,二位主席对与会专家的深度参与表示欢迎,并期待会议成果能切实提升我国AD诊疗水平,惠及更多患者。

左:张建中教授 右:康晓静教授

篇章一 机制革新 精准治疗

追本溯源——从发病机制看AD诊疗革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骆肖群教授从AD的复杂发病机制切入,指出AD的急慢性期涉及Th2、Th1、Th17、Th22等多通路免疫失衡,其中JAK-STAT信号通路是核心调控枢纽12。研究显示,乌帕替尼作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可精准阻断IL-4、IL-13、IL-31等关键炎症因子信号传导,快速缓解瘙痒并修复皮肤屏障3,4,并且可以显著改善AD相关生物标志物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TEC)水平6,实现多维度症状控制。基于AD的免疫异质性,靶向JAK1为全面干预AD病理进程提供了新方向。乌帕替尼仍在持续拓展更多适应症,未来有望在更多治疗领域中发挥作用。

医患共同决策——乌帕替尼开启AD个体化精准管理新时代

武汉市第一医院陈柳青教授聚焦AD的异质性及患者需求差异,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她指出,AD患者对快速止痒、皮损清除及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迫切,而传统治疗常因疗效不足或副作用导致依从性差。AHEAD共识与《中重度AD分层个体化系统治疗专家共识》强调,医患共同决策是优化治疗的关键7,8。临床研究显示,乌帕替尼单药治疗1天即可显著缓解瘙痒9,2周实现近50%患者EASI 7510,16周EASI 90应答率达60%以上11,且对合并其他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ID)的患者具有综合获益12。陈教授指出,乌帕替尼凭借其口服便捷性、快速起效及安全性优势,已成为敏感部位受累、高瘙痒缓解需求患者的优选方案。

大咖论道:JAK-STAT通路与AD治疗个体化方案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丁艳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廉翠红教授认为,JAK-STAT通路作为AD核心炎症信号枢纽,其靶向治疗具有“多点干预”优势。乌帕替尼等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可快速阻断IL-4、IL-13等致痒因子,对头颈部、手部等难治性皮损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合并其他IMID或需快速缓解瘙痒的患者。此外,AD管理需重视患者筛查与沟通,临床上优先选择无严重感染风险、对生活质量需求高的患者,并通过EASI、DLQI等指标明确治疗目标,增强患者信心。医患共同决策是优化依从性的关键,需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疗效与安全性。

左:丁艳教授 右:廉翠红教授

从最新指南共识到临床实践——看乌帕替尼引领AD治疗迈入EASI 90新时代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张锡宝教授系统解读了国内外最新指南将EASI 90设为AD更高治疗目标的依据。张锡宝教授指出,即使达到EASI 75,多数中重度AD患者仍存在显著疾病负担,而EASI 90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风险13。头对头研究Level Up证实14,乌帕替尼治疗16周同时实现EASI 90和WP-NRS 0/1复合终点的应答率显著高于度普利尤单抗(19.9% vs 8.9%)。6年安全性数据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短期治疗相当16。张教授强调,基于指南推荐,AD系统治疗需在4个月时评估目标达成,而乌帕替尼能够实现并维持EASI 90的优选方案。

长期稳控——乌帕替尼在AD长期管理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宋志强教授重点探讨了AD的慢性特性及长期管理挑战。传统免疫抑制剂因疗效衰减、副作用等问题难以满足需求,而乌帕替尼的长期研究Measure Up 1/2显示15,治疗188周时EASI 75和EASI 90应答率分别稳定在90%和70%以上,且瘙痒、睡眠等生活质量指标持续改善。安全性方面,6年随访数据显示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及心血管事件等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s)发生率低,与AD自然病程风险无显著差异16。宋教授指出,乌帕替尼对JAK1的高选择性降低了泛JAK抑制剂的潜在风险,且医保覆盖提升了可及性,为AD全程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咖论道:AD长期管理目标与依从性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红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骆丹教授认为,以EASI 90为目标的治疗可显著降低疾病负担,长期管理中,以乌帕替尼为代表的新型JAK抑制剂的长期安全性数据为其持续使用提供保障。治疗6个月后,若患者维持EASI 90,可考虑减量而非停药,并每3个月随访评估。通过建立患者教育群、定制用药提醒,能有效提升依从性。AD管理需兼顾生物学指标与患者主观体验,实现“治疗-评估-调整”的动态闭环。

左:方红教授 右:骆丹教授

结语

康晓静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系统梳理了AD发病机制、个体化治疗策略及长期管理路径,凸显了以乌帕替尼为代表的新型JAK抑制剂在实现EASI 90目标中的核心价值。专家们一致认为,AD治疗需从“控制症状”转向“全面缓解”,而医患共同决策、精准靶向干预及规范化随访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未来,随着更多真实世界证据积累和指南的更新,AD诊疗将迈向更个体化以及更高标准,最终实现患者身心双重获益。

编辑聪颖整理

参考文献:

1.Images courtesy of Eyerich K, et al. Allergy 2013;68(8):974–82.

2.Adapted from Czarnowicki T,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9 Jan;143(1):1-11.

3.Oetjen LK, et al. Cell. 2017;171(1):217–28.e13.

4.Kwatra SG, et al. Clin & Trans Immunol. 2022;11:e1390.

5.Silverberg JI, et al.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23;13(10):2247-2264

6.Hagino T, et al. Front Immunol. 2024 Apr 30;15:1365544.

7.Silverberg JI,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4 Jul 11.

8.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分层个体化系统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57(12):1071-1078.

9.Blauvelt A, et al. Measure Up 1, Measure Up 2, and AD Up. 2021 AAD.

10.Guttman-Yassky E, et al. Lancet 2021;397:2151–68.

11.Hermenio Lima, et al. EADV 2023. Poster number: P0535

12.Bonelli M, et al. Ann Rheum Dis. 2024;83(2):139-160.

13.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1):5-15.

14.Silverberg JI, et al. Level Up. 2024 RAD.

15.Irvine A, et al. [EB/OL]. [2014-12-08]. https://cdn.sanity.io/files/0vv8moc6/ti-ptce/8ba17f971d1d8784372c32e773695d3b65d967bf.pdf

16.Bunick C, et al. 2024. RAD.

审批编码:CN-RNQD-250164

有效期至:2026年3月28日,逾期视为作废

本材料仅供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