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岑云端,一位广西的平凡女孩,怎么会和这样一位大人物结缘?二十多年的情谊,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毛主席,这是一个我们如雷贯耳的伟人。
他的人生就是为人民和国家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一生。
他一生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尤其是一位广西女孩和他之间的缘分,更是让人为之唏嘘。
这位名叫岑云端,是毛主席在广西的女儿。
岑云端,一位广西的平凡女孩,怎么会和这样一位大人物结缘?二十多年的情谊,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识
岑云端,本名岑荣端,原籍广西贵县南江村,一九三九年八月生于广西,是一位广西女孩。
岑云端出生的时候,广西还处于战乱之中,人们只能靠种地为生,希望能够有一个太平盛世。
岑云端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就知道如何为家族分担压力,所以,在家族事务上,他都会尽心尽力的为家族出力。
直到岑云端成长起来,看到新中国的建立,毛主席领导着各民族走上了崭新的道路,岑云端对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岑云端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优秀的体质和对舞蹈的喜爱。
一九五一年,当时还在广西八步小学念书的岑云端,被广西的解放军战士文伍看上,十二岁时,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的一名文工团成员。
岑云端加入了文伍队,本以为可以专心舞蹈,却没想到刚参军没多久,朝鲜战争就来了。
岑云端所在的广西49军145师歌舞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岑云端被调入了卫生部。
岑云端奉命前往东北,参加东北军高级护士人员培训班,接受了许多医学方面的培训。
因为战事的关系,岑云端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热爱,和国家的利益比起来,他的个人喜好根本不值一提。
岑云端从小就听闻过毛主席的英雄事迹,因此她也想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于是岑云端开始刻苦的学习治病救人,希望能够放弃舞蹈,成为一名医护人员。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岑云端却突然接到了一封调令,重新回到了文工团,成为了沈阳部队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
一九五八年八月,岑荣端得到指示,要在中南海的颐年堂举行一场晚会。
当天晚上,岑荣端被几个文工团的“老同志”领着去中南海“执行任务”,岑荣端虽然心里忐忑,可表面上却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岑荣端坐在颐年堂的春耦斋里,带着几个朋友,耐心的等待着毛主席等人的到来。
很快,朱德和他的妻子康克清、刘少奇和他的妻子王光美都到了,
随后毛主席也慢慢地走了过来,这还是岑荣端第一次见到中央领导人,他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
音乐响起,文工团的人请毛主席跳了一支舞,岑荣端很害羞,没有跟上去,而是站在一旁,偷偷地看着他。
一首歌唱完,岑荣端被文工团的“老同志”们,给拽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毛主席通过岑荣端的介绍,认识了岑荣端,毛主席笑着说道:“小家伙,别这么紧张,过来坐下吧,你是从哪儿来的?”
岑荣端:“我来自广西贵县。”
毛主席笑道:“哦,原来你是广西人啊,不知怎么称呼?”
岑荣端生怕毛主席搞错了自己的姓“岑”,于是伸出两只小手,在毛主席那只硕大的手上,写了一个“岑”,毛主席点了点头,道:“岑,似乎百家姓中没有这个姓吧?”
毛主席当时用了一个“好像”字,其实百家姓中就有一个姓“岑”,从这个意义上讲,毛主席还是很慎重的。
毛主席知道这个年轻的舞伴叫岑荣端后,他说:“荣端,这个词不合适,应该叫云端,就像云彩一样,可以翱翔九天。”
这话一出,毛主席和周围的人全都笑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首歌响了起来,岑荣端和毛主席聊着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紧张,她把毛主席请到了舞池的中间,毛主席微微点头,然后站起来,答应了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岑荣端和毛主席之间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后来,因为岑荣端的舞蹈功底,她有了更多的机会给毛主席当舞伴,毛主席博学多才,又精通历史,所以他很喜欢给人讲故事。
岑荣端跟着毛主席跳了一支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岑”姓的岑春煊,还有广西的太平天国、大藤峡的瑶民暴动。
交情深厚
岑云端坦诚地告诉毛主席对岑春煊这个人,他并不认识,也不一定是他这一支的人。
毛泽东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那段闲暇时光里,他再次拜访了岑云端,并以一种探究的口吻说道:“你肯定是壮族出身。若你有疑虑,不妨询问你的双亲。”
岑云端一回到文工团,就急不可耐地写信给他的父亲,问他家里的人种组成情况,以及毛泽东所说的岑春煊。
没过多久,他的父亲就回了消息。在信里,他告诉她:
原来,尽管她出身于汉族区,但她的祖先是贵县汉族混杂居住的贵县南江村,祖先确为壮族。
虽然父亲不能确定岑春煊和他的家人是不是亲戚,但西林县是个壮族区,岑春煊自己就是壮族。
他是清代两广总督,在西林的家乡,有一座岑仲淑的祠堂。岑仲淑是广西岑姓的先祖,从这一点上来说,岑云端很有可能就是岑春煊的分支。
得知这个消息后,岑云端再次来到中南海,高兴地说道:“主席,您说的没错,我的祖先确实是壮族。”
毛泽东大笑道:“我说你是壮族你还不信,你看看,是不是啊!”
这时,周恩来也在,他对岑云端说道:“你这孩子,自称壮族并没有错,咱们壮族出了不少厉害人物。我们的民族是平等的。”
之后,岑云端有更多的机会与毛泽东共舞,与毛泽东也变得更熟了。毛主席博览群书,对广西的许多历史,岑云端并不了解。
他表示,广西是最具革命斗志的民族,明朝有大藤峡瑶民起义,清朝有太平天国起义,大革命期间,广西与湖南同为“急先锋”,都曾被视为革命的“急先锋”。
他也曾对岑云端说起过自己的生活,说这次开舞会,是中央领导看中央领导工作繁忙,缺少锻炼,于是借着跳舞的机会,让大家活动活动筋骨。
久而久之,岑云端再也不把毛泽东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一九六六年,岑荣端成婚。因为工作的原因,她不得不离开北京,来到了新疆。
北京的每一寸土地,都让岑荣端依依不舍;告别了挥洒着汗水的文工团,岑荣端依依不舍;和敬爱的毛主席分开,岑荣端更加舍不得。
岑荣端只得和主席匆匆道别,收拾好行装,从北京出发。远在他乡的岑荣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毛主席。在她的心目中,这位毛主席与其说是一个领袖,倒不如说是一位父亲。
离家那么多年,她几乎没有体会过父亲对她的爱。八年来,毛主席对她就像一个父亲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照顾着她,疼爱着她,教育着她。
离开了毛主席,岑荣端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她曾想向主席问好,但又怕打搅了他。
毛主席是大领导,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她哪有资格去耽误人家的时间?
到了最后,岑荣端再也坐不住了。她写信给主席,叙述了目前的情况,并询问了主席的情况。
她还用了一大段话,写下了自己对主席的怀念:“分别多年,时时想念你,时常想起你对我的关心与教诲。在我心目中,你就是我的父亲。”
岑荣端最后写下了一句话:一位广西的女儿。
而毛主席那边,也在数日之后,接到了这个消息。当时警卫向毛主席汇报,这封信是从广西带回来的时候。主席听到岑荣端的话,就知道他的回信总算是打过来了。他仔细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一丝慈祥的微笑。
第二天,团长把文工团的赵淑琴叫到跟前,问道:“你们团里以前有一个女孩,名叫岑荣端,你知道是不是?”
赵淑琴应道:“是啊,我们关系还挺好。”
第三日,毛主席道:“很好,帮我写信,送到岑荣端那里,就说我要见见她。”
赵淑琴亲自写信给岑荣端,并郑重其事地寄出了自己的信件。岑荣端拿到那封信的时候,眼眶里已经满是泪水。信的末尾写着:“这么多年了,你都没有来看过我。”过年走亲戚,希望您能来看望老父亲。
从接到主席的回信起,岑荣端每天都在掰着手指,等待着过年的到来。一九七四年过年时,岑荣端举家回到北京,与亲友团聚。
逝世
一九七四年除夕,岑荣端带着妻儿返回北京,除夕之夜,岑荣端和赵淑琴一起去了中南海,探望毛主席。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直接去了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毛主席正在客厅的沙发上闭目养神,听见有人进来,他立刻站起来,微笑道:“广西的闺女来看我啦!”
岑荣端眼眶一红,连忙走上前去,紧紧的握着毛主席的手:“领导,我这不是来看望你了吗?
岑荣端仔细的打量着毛主席,他注意到,此时的主席的头发已经开始变得花白,他的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健壮了,再加上年纪大了,再加上疾病的影响,这位曾经神采奕奕的老人,看起来有些老态龙钟。
毛主席同岑荣端握了握手,说道:“我身体尚可,承蒙挂念。”
临走前,毛主席让她代向韦国清同志问好,并将一组书籍交给岑荣端,并亲自在扉页上题写“毛泽东赠给岑云端同志”几个大字。
两人还约好了,每年岑荣端都会来拜访毛主席,而岑荣端也和毛主席拉钩为准。
岑荣端返回广西,遵照他同毛主席谈话时的指示,向当时广西党委书记韦国清做了工作汇报,并把主席赠她的那本书连同“大藤峡”一起交给韦国清。
岑荣端说:「我原先的名字是岑荣端,可是主席说『云端』会更好,还写在了一本书上,那时候我还以为是一句戏言,现在看来,的确是个好名字,我一定要改名。」
韦国清打趣道:“主席亲自题写了你的名字,还帮你改了名字,这可是大礼啊。”
岑荣端一听,那叫一个开心。
一九七五年七月,岑云端又经赵淑琴介绍到中南海。张玉凤连忙领着他们往毛主席的房间走去。
岑云端见毛主席躺在一张堆满了书籍的大床上,以为他已经睡下了,一把将赵淑琴给拽了出来,却被张玉凤给拦了下来。
“主席还没歇,就等着大家呢。”
毛主席听见门外有吵闹声,就问道:
“小岑和小赵在不在?赶紧上来啊”
岑云端将赵淑琴带到毛主席的病床前,却见他双目紧闭,双手在床上乱摸,岑云端连忙走上前去,和他握了握手。
“主席,我是小岑,有什么事吗,是不是看不见了?”
毛主席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岑云端,在他们离开之后不久,毛主席的视力就发生了变化,他的视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有的书籍和文件,都是别人帮他完成的,
毛主席在武汉和长沙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九七五年春季,他才回到祖国。
对于毛主席的眼病,国家也进行了专门的医疗专家组,唐由之亲自参与了专家组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毛主席的白内障,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不是单纯的药物能够起到作用,所以才提出了手术。
这件事情交给了唐由之,唐由之是著名的眼科专家陆南山的学生,他的视力很好,尤其是他的“白内障摘除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毛主席的病情控制住。
毛主席的手术时间也快到了。
“我不能读书,也不能批阅公文。什么事情都要别人来做!”
毛主席苦笑一声,他虽然病了很久,但还是很乐观的,岑云端见状哭得梨花带雨,连忙安慰道:
“主席您稍安勿躁。请务必信任这位大夫。医生肯定能治好你的眼。”
毛主席一直被眼疾所困扰,所以说话也变得很少,张玉凤对岑云端说道:
“自从主席眼睛出现问题了以后,他就再也不会客了。主席答应接见你,这是个特例。我想你是从广西远道而来的,一定很辛苦。”
岑云端听了张玉凤的话,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紧紧的握着毛主席的手掌,久久不肯放手。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无不为之哀恸,远在广西的岑荣端也感到难以置信。
说好一年才能再见一面,可是这一年,她却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就不见了?
岑荣端是广西首批派往北京参加毛主席遗体送别仪式的人。
整个仪式上,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就连铁血汉子也是热泪盈眶。那时的毛主席就像是累坏了一样,呼呼大睡着。
岑荣端望着毛主席的遗体,双眼通红,口中喃喃自语:“广西女儿前来送行。”
在场的各族子女,都是主席的子女,为这位伟大的人物送行,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此时的毛主席去世已经四十六年了,这些年来,新中国一天比一天好,这是伟人们数十年来的努力和奋斗。
毛主席于乱世风雨中挺身而起,找到救亡图存的良方并为此奋战了大半辈子。
后人也会记住这个为工人和农民奋斗的伟大人物。
来源:历史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