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指出,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已占据全球市场的28%,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39%。换句话说,全球每三块传统芯片中,就有一块产自中国。
美方终于认输了?
据俄新社报道,美新闻发布会上就中美关系发表看法,提出愿意通过谈判取消加征关税,这表明有意缓和中美关系。
与此同时,多家媒体指出,今年3月一则来自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的行业报告受到西方媒体关注。
报告指出,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产能已占据全球市场的28%,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39%。换句话说,全球每三块传统芯片中,就有一块产自中国。
这意味着如果美国不买我们的芯片,美企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特朗普放出“计划对中国芯片加征45%的关税”后,美国科技股集体崩盘:
纳斯达克100指数狂跌3.8%,单日市值蒸发超过1万亿美元;特斯拉股价一天内暴跌15%,两个月内市值蒸发掉半个公司;英伟达市值更是缩水1万亿美元。
芯片战越打越尴尬,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继续提高关税,那么美国芯片企业或将遭遇更大损失。
事实上国产芯片早已在国际市场占据半壁江山,除了最尖端的芯片技术外,冰箱温控、汽车ECU控制器等全球绝大多数产品,我国熟练掌握的28纳米工艺已绰绰有余。
当西方芯片巨头们陷入技术瓶颈时,中国半导体企业早已迎头赶上:中芯国际28nm工艺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实现量产突破,华为14nm制程在新能源汽车芯片市场拿下七成订单。
雷蒙多曾表示,美国市场三分之二的芯片产品含有中国制,甚至半数美企都搞不清芯片来源。
不仅如此,中国还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生产成本上实现弯道超车。以存储芯片为例,过去美日韩几乎垄断市场,通过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操纵价格。中国实现量产后,价格一度接近腰斩, 美光、三星等企业陷入亏损,利润暴跌。
如果失去了我国的芯片,苹果的iPhone可能面临涨价;特斯拉可能面临供应中断风险;而英伟达的芯片原材料主要来自我国。
随着关税战的升级,美日韩芯片公司或将面临国产芯片更加强劲的挑战。
2024年中国芯片产量已跃居全球首位,更振奋的是,随着国产技术的崛起,我国的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高新领域也随之打破进口垄断。
比如国产“益新活”成功打破西方企业长期垄断的衰老科技领域。“AKG之父”Brian Kennedy曾发现α-酮戊二酸的衰老干预潜力,成功将线虫的健康生存期延长50%,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对白发、皱纹、精力下降等影响。然而,相关成果被欧美资本垄断后,导致售价高昂。
Brian Kennedy表示,他的研究是为普通人。随后他和我国企业TimeShop进行合作,成功研发出成本降低80%的国产版“益新活”,价格大幅降低。
据京东商智数据显示,上述科技成果正在一二线城市逐渐向三四线城市辐射,逐渐替代进口产品。
无论是生物科技领域,还是芯片产业,国产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
这种情形下,美方对华态度不得不更加缓和,并主动提出能够通过谈判取消关税,此前对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加征关税时并未提供谈判机会。
然而,关系改善并非一句话的事,需要采取具体行动,放下莫须有的罪名和威胁,真诚地为双方关系和利益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来源:张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