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唐贞观年间,天下初定,可北方的突厥却不安分。就在这风云激荡的时刻,一个名字开始崭露头角——苏定方。苏定方,字烈,冀州武邑人,生于隋末乱世。15岁那年,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就跟着父亲苏邕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刀光剑影中,他每次都冲在最前,第一个爬上敌城,成了远近闻名
少年猛将的战场初啼
#历史#大唐贞观年间,天下初定,可北方的突厥却不安分。就在这风云激荡的时刻,一个名字开始崭露头角——苏定方。苏定方,字烈,冀州武邑人,生于隋末乱世。15岁那年,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就跟着父亲苏邕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刀光剑影中,他每次都冲在最前,第一个爬上敌城,成了远近闻名的少年猛将。
父亲战死后,他带着弟兄们投奔河北的窦建德。窦建德本是个硬角色,可惜撞上李世民这块铁板,兵败身亡。苏定方又转投刘黑闼,继续跟唐军硬碰硬,直到刘黑闼也被斩杀,他才卸甲归田,回了老家种地。可谁能想到,这只是他传奇人生的短暂休止符。
贞观初年,李世民为安抚河北人心,大手一挥出台新政,苏定方被重新启用,成了军神李靖麾下的先锋。铁山之战,他带着200骑兵,趁着大雾直冲突厥王帐,马蹄翻飞,杀得敌军连营崩溃。
《旧唐书》记载:“定方率骑突袭,颉利仓皇遁走,余党悉降。”突厥可汗吓得魂飞魄散,可惜这场大胜后,苏定方却因军纪问题背了锅,从左武侯中郎降为左卫中郎将,整个贞观朝都没再升迁。
高宗朝的逆袭:东北初露锋芒
贞观朝猛将如云,苏定方只能算个跑龙套的。可到了高宗朝,这位硬汉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东北的高句丽老不消停,贞观末年李世民讨伐过一次,没啥大成果。高宗李治登基后,高句丽又欺负新罗,新罗哭着求救。60多岁的苏定方临危受命,带兵北上。他指挥若定,稳扎稳打,一战大捷,把高句丽揍得服服帖帖。这次只是小惩大诫,西北才是重点,苏定方没多留恋,很快班师回朝。可这只是他征战四方的开胃菜。
西突厥的噩梦:雪夜神兵天降
从东北回来,苏定方马不停蹄,跟着葱山道大总管程咬金去收拾西突厥。程咬金和副总管王文度太保守,唐军被绑手绑脚,最后无功而返。可苏定方不甘心,在鹰娑川带着500精骑突袭敌军,杀得对方丢盔弃甲,追了20里,砍下1500多颗脑袋,战马军器堆成山。他想乘胜追击,却被眼红的王文度拖了后腿。后来王文度还蛊惑程咬金滥杀抢掠,苏定方却一尘不染,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程咬金和王文度双双被免职,苏定方却成了高宗眼里的宝贝。
高宗咽不下这口气,第二年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战西突厥。这回没人掣肘,他火力全开,多次以少胜多,连战连捷。突厥可汗贺鲁带着几百残兵西逃,正值寒冬,部下劝他等天晴再追,可苏定方不听,冒着大雪昼夜狂奔,又来了次“神兵天降”,把贺鲁堵了个正着。《新唐书》赞道:“定方冒雪兼程,追及贺鲁,擒之。”最后追到石国,把贺鲁抓回长安“跳舞”,西突厥彻底完蛋,唐朝版图一口气伸到了中亚。
西北平叛,东北再战
西突厥刚灭,西域有些小国在吐蕃撑腰下又蹦跶起来。高宗派苏定方当安抚大使再征西域。他在乌海以少胜多,干掉吐蕃八万大军,又翻越葱岭,一天一夜急行300里,突袭阿悉结军,打得叛军抱头投降,葱岭以西正式归入大唐。
西北搞定后,东北的账还没算完。百济和高句丽老欺负新罗,苏定方从西域一回来,就被任命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十万水陆大军联合新罗灭了百济。半年不到,百济王和太子乖乖投降,被送去洛阳“跳舞”。紧接着,他在大同江大破高句丽,直逼平壤。可惜西北铁勒九姓又反叛,高宗撤军,高句丽侥幸逃过一劫。
英雄迟暮与千年的误解
苏定方一生征战四方,灭西突厥、平葱岭、亡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全都生擒敌主,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667年,他病逝于西北,享年76岁。高宗追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后来还被画进凌烟阁,名列武庙七十二将。
可谁能想到,这位铁血猛将在演义小说里却被黑成了阴险狡诈的奸臣,背了1300多年的黑锅。说他害死罗成,可历史上压根没这号人!为啥被黑?早年投过窦建德和刘黑闼,河北出身天然被唐朝史官瞧不上,再加上民间传说添油加醋,才让这位英雄蒙尘千年。
一个被误解的传奇
苏定方的故事,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从少年猛将到大唐灭国之星,他用铁蹄和智慧开疆拓土,却因历史的偏见蒙上阴影。他雪夜追敌、马踏连营的身影,远比小说里的小人形象更耀眼。想知道这位被抹黑的军神如何用一生书写热血传奇?点进来,一起为苏定方正名吧!
来源:湖北台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