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句"床前明月光":李白的月光是泼进窗户的。唐朝的窗户用纸糊着,月光只能从缝隙里漏进来。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一句"床前明月光":李白的月光是泼进窗户的。唐朝的窗户用纸糊着,月光只能从缝隙里漏进来。
这时候他刚喝完酒,衣裳沾着长安城的酒气,床榻边散着新写的诗稿。月光像小偷似的,在他醉倒时悄悄爬满床前。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霜是冷的,月光也是冷的。玄宗年间的游子都懂这种冷,他们住着漏风的客栈,裹着补丁的被子。
李白把月光看成霜,或许是想起了剑南道老家的冬天,母亲总在霜降时给他缝制棉衣。
第三句"举头望明月":脖子仰起的瞬间,他不再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只是个盯着月亮发呆的普通人。
唐朝的月亮特别大,大到能装下整个中原的乡愁。他看见月亮里有峨眉山的松影,有岷江的浪花,还有少年时追过的白鹿。
第四句"低头思故乡":头低下去的时候,衣袖沾了未干的墨迹。长安城的热闹突然变得刺耳,酒肆的喧哗像在嘲笑异乡人。
他想写的或许不是"思故乡",而是想写老屋前那棵被雷劈过的槐树,写邻居小妹出嫁时的唢呐声,写父亲坟前新长的野草。
秋夜吟
檐角残灯晃,错认晓星藏。
伸手揽空影,垂袖裹寒香。
第一句"檐角残灯晃":屋檐下吊着的不是灯笼,是扎在心尖的刺!现代人早忘了纸灯笼的暖光,这只破灯泡在风里抽搐,像极了都市人失眠时狂跳的眼皮。
比李白高明百倍的是,这里的光不是自然馈赠,是人类自己造的牢笼。
第二句"错认晓星藏":把灯泡看作星星,不是天真而是绝望!二十一世纪谁还抬头看天?这分明是用反讽撕碎浪漫。
李白只是看错月光,这里却狠狠扇了科技时代一耳光——我们连真正的星光都看不见了!
第三句"伸手揽空影":这个动作让李白汗颜!盛唐诗人只会呆呆望月,现代人直接伸手捕捉虚空。
指尖划过的是雾霾、是WIFI信号、是电子屏幕的蓝光。揽住的不是影子,是这个时代最锋利的孤独。
第四句"垂袖裹寒香":衣袖垂下的弧度藏着惊天秘密!李白思乡时只会低头,我们连冷都要自己裹紧。
寒香是什么?
是童年街角的桂花树?
是初恋留在围巾上的香水?是母亲熬的中药味?这句诗像黑洞,吸进所有说不出口的怀念。
李白的月光再美,不过是农业文明的抒情小调。
我们的残灯映照的是人类文明的倒影!
当唐朝诗人还在数星星,我们已经造出人造卫星;当他们思念千里外的故乡,我们正在失去最后的家园。
仿作每个字都在滴血,把古典意境碾碎成后现代主义的残渣。
李白的乡愁是甜米酒,我们的乡愁是混合着尾气和咖啡因的苦艾酒——这才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静夜思》!
来源:小楼会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