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雨玥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在东川区的选调生,从最初因不懂方言的手足无措到如今协助村民打造千亩果园,从传统农具到手机直播“新农具”,倾注了她无限的真心和真情。在她眼里龙洞村的乡村振兴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七万个芒果套袋,是枝头沉甸甸的希望。
驻村日志(六)
李雨玥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在东川区的选调生,从最初因不懂方言的手足无措到如今协助村民打造千亩果园,从传统农具到手机直播“新农具”,倾注了她无限的真心和真情。在她眼里龙洞村的乡村振兴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七万个芒果套袋,是枝头沉甸甸的希望。
金芒破土织就振兴路 绿野生金绘出幸福图
2024年12月,我带着期待与几分忐忑,踏进了东川区集义街道龙洞村。第一眼就被那连绵的绿色芒果林吸引,心里隐隐觉得,我和这儿的金芒果,缘分不浅。
一
金芒有质:标准筑基,荒山变果园
刚来时了解到,龙洞村于2017年在街道支持下,种植了凯特和金煌2个品种芒果共600亩。近年来,龙洞村芒果产业虽有所发展,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亩,但芒果树仍未到丰果期,且均为村民自种,品质不够统一,统购统销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我配合龙洞村开展合作社模式探索,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统一采购控制芒果质量。
入户了解农户种植情况
龙洞套袋芒果
二
节庆为媒:万人狂欢,甜芒闯市场
金芒果丰收节作为龙洞村的传统活动已经开展四年了,活动不仅能售卖芒果,同时也给了龙洞村的乡亲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丰收的喜悦。不同以往的是,今年我们所需售卖的芒果数量更多,村民们的热情也更大。于是,我积极配合村“两委”,向集义街道提议今年共同筹办“金芒果丰收节”,街道很支持这个想法,联办工作很快敲定。现筹备工作进行中,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在东川8月的烈日下频繁在村“两委”与活动场地间奔忙。方案怎么设计更吸引人?场地怎么布置更有氛围?活动流程怎么安排更顺畅?我都全程参与,积极出主意,更动手一起干。在这过程中,我第一次制作了公众号文章,第一次参与了文创产品设计,第一次制作了趣味运动会方案,第一次撰写了主持人串词,收获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也为工作积攒了更多经验。
同时,村“两委”与我们驻村工作队也意识到,此次办节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借着丰收节的机会,龙洞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也在琢磨着怎么把龙洞村的“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我积极参与讨论,和村里一起筹划利用此次契机,将节日活动所在地的河沙坝区域进行稻田景观、咖啡厅及河滩烧烤区建设开发等,让游客来了不仅能买芒果,还能吃得香、玩得好,为后续打造河沙坝区域“农文旅”融合标杆,擘画乡村振兴示范样本打下基础。
龙洞村芒果丰收
三
流量生金:直播间里长出新农具
在龙洞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携手书写“流量生金”的故事。村支书何开明的抖音号“龙洞村小何书记”已拥粉上万,他通过镜头示范芒果授粉、记录露营趣事、品鉴鲜果,让村民们欣喜发现:“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间比赶集还热闹!”
2025年,千亩芒果园喜获丰收,单果均重1400克,果肉金黄甜香。为让深山好果香飘更远,我们精心策划赋能组合拳。早在4月、7月,工作队便协助村“两委”播下“数字种子”:联合街道邀请专业老师,为有意愿的村民开展直播培训,系统教授拍摄角度、带货话术等实用技能。待到8月丰收节,“数字果实”迎来采摘季,龙洞“金芒果助农短视频大赛”应运而生。村民们可以举起镜头@东川龙洞小何书记,讲述果园里的故事,推荐龙洞村的优质芒果及丰收节活动,让龙洞的田园牧歌在各大平台上绚丽绽放。
从春日的“数字播种”到盛夏的“流量丰收”,我们与村“两委”并肩作战,全程参与培训、设计赛事规则。看到村民们满怀热情地捧着手机,我们深知这“新农具”已在龙洞深深扎根,正让枝头沉甸甸的“金芒果”通过网络飞入全国各地千家万户。
村民一起观看龙洞村小何书记助农短视频
龙洞村开展乡村电商运营管理培训
今天的龙洞村,千亩芒果林在风中翻涌绿浪,河滩露营地的炊烟与笑声随风飘散,驻村工作队仍往返于城乡之间。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质朴的心愿:让每一颗芒果都甜进市场,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金长银,让每一次努力都照亮明天。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