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的“津沽印象——‘汉语桥’阿曼青少年来华团组”夏令营在我校马场校区图书馆闭营。结营仪式上,来自阿曼的20名师生与中方组织团队共同回顾为期两周的津沽文化深度体验之旅,一起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圆满落幕
日前,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的“津沽印象——‘汉语桥’阿曼青少年来华团组”夏令营在我校马场校区图书馆闭营。结营仪式上,来自阿曼的20名师生与中方组织团队共同回顾为期两周的津沽文化深度体验之旅,一起见证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圆满落幕。
夏令营期间,文化体验和文化探访活动丰富多元。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阿曼营员学习基础中文、天津人文历史、书画、篆刻等课程,实践古法造纸、雕版印刷和古籍装帧,感受传统水墨韵味和金石魅力,了解“一本书的诞生”和书籍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在天津图书馆,大家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遗——古籍修复技艺,通过修缮仿真古籍,体会“修旧如旧”的文化匠心。营员们还通过XR技术“穿越”大唐丝路,感受科技与传统的交融。
在天津古文化街和中国工艺美术馆,阿曼师生近距离欣赏泥塑、陶瓷、纺织、雕刻等非遗瑰宝,领略津沽文化特色和中国最高手工技艺带来的震撼。
此外,营员们还走进北疆博物院、五大道、意式风情街、天津规划展览馆、海河沿岸风光区等津沽游览地标,在历史建筑与风土民俗中寻访津门故里的历史印记。
为直观展现新时代新发展,夏令营特别设置“中国速度”体验环节。
在“和谐号”京津高铁上,车窗外风景化作流动的光影,智能屏实时显示的运行数据和平稳的行驶感受令营员们折服。
在天津顺丰丰泰产业园,快递包裹自动化分拣系统与智能调度中心,生动诠释"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阿曼营员欣怡充满向往地表示将会努力学好中文,希望未来有机会到中国工作。
图片来源:津云客户端 记者 姜宝成
2025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结营仪式上,营员们积极响应今年7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世界青年和平大会号召,在《世界青年和平倡议》上郑重签名,以此表达“和合共生,一起为和平”的共同愿景。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李进欣为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图书馆馆长程幼强教授在结营致辞中再次感谢阿曼教育部、中国驻阿曼大使馆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支持,并寄语营员:“你们是当下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未来将成为两国友谊的传承者和世界和平的守护者。”阿曼教育部专家、团组领队哈斯娜代表全体营员肯定了承办团队的精心组织,期待未来与天外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在维护发展中阿友好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文化报》
中宏网
《天津日报》
津云
《今晚报》
天津都市报道60分
此次夏令营活动获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广网、《中国文化报》、中宏网、《天津日报》、津云、《今晚报》《天津都市报道60分》等各大主流媒体十四次报道,向外界呈现出天津作为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城市的开放姿态与文化底蕴。天外图书馆通过“语言+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模式,为阿曼青少年打开了感知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窗口,为推动中阿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注入青春力量。未来,天外将继续发挥国际交流优势,为各国青少年搭建更多文化互鉴的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传递津沽情怀。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