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活动旨在为激发广大学生群体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活动从1月启动以来,全市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共征得1323份作品。根据前期报名、初选,最终选定80份垃圾分类创意优秀作品。
3月28日,由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珠海市教育局主办的“校园垃圾分类主题创意大赛”评选活动在珠海方志馆落幕。
相关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 受访者供图
此次活动旨在为激发广大学生群体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活动从1月启动以来,全市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共征得1323份作品。根据前期报名、初选,最终选定80份垃圾分类创意优秀作品。
经过初选的激烈角逐,共有来自不同学校的80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进入了本次线下评选活动。这些选手分属绘画类、手工类、视频类和摄影类四个组别,他们带着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创意,展开了一场汇聚奇思妙想的创意比拼。
在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队伍的作品主题鲜明、创意独特,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绘画类作品色彩丰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手工类作品则巧妙地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其中,制作出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的手工艺品;视频类和摄影类作品则通过镜头捕捉了垃圾分类的点滴瞬间,传递出垃圾分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12名一、二、三等奖及68名“优秀奖”特色奖项。
活动现场,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兆江致辞,提出3点工作倡议:一是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熟练掌握分类知识,精准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形成良好分类意识习惯。主动参与监督宣传,传播分类理念,向家人普及分类知识,监督家庭垃圾正确投放,共同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二是从校园做起。大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志愿做起。大力动员学校师生加入各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就近就地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把绿色环保理念带回家庭、带进社区,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目标。
在颁奖环节,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教育局等相关领导上台为获奖选手颁奖,并对他们的创意和努力表示了高度赞扬。此次大赛还穿插了不少精彩的文艺表演,除了乐队、相声表演之外,还有由航空新城小学黄语晴同学带来的朗诵《垃圾桶的自白》、珠海高新区礼和小学王诗涵同学带来的情景剧《趣说垃圾分类 靓扮美丽地球》以及珠海市香洲区第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情景剧《垃圾分类我先行》等节目轮番上演,以轻松活泼的形式深化环保教育,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也进一步宣传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的缩影,更是青少年责任担当的体现。此次“校园垃圾分类主题创意大赛”不仅是一次创意的比拼,更是一次环保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比赛,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闭幕式上,获奖队伍表示:“垃圾分类是守护地球的‘关键小事’,更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大事’。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和参与,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活动,为热爱环保、富有创意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文 | 记者 郑达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