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诸多领域成果斐然,健康领域合作更是亮点突出。3月28日,在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上,围绕“数字科技在‘一带一路’全民健康治理中如何发挥中国作用”这一主题,来自学界、企业界的多位嘉宾展开了深度探讨,各位嘉宾的分享涵盖了从技术研发、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诸多领域成果斐然,健康领域合作更是亮点突出。3月28日,在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上,围绕“数字科技在‘一带一路’全民健康治理中如何发挥中国作用”这一主题,来自学界、企业界的多位嘉宾展开了深度探讨,各位嘉宾的分享涵盖了从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到人文交流、协同合作等多个层面。从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到疫苗合作与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始终积极践行,诠释着健康丝绸之路的内涵。此次论坛,便是在此背景下,聚焦数字科技在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水平、完善健康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数据是智慧医疗的根基
新疆医科大学在“一带一路”跨境医疗合作中成绩斐然。据新疆医科大学校长阿吉艾克拜尔·艾萨介绍,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关键枢纽,借助地缘优势,将医疗资源共享和远程医疗模式推广到中亚和南亚地区。多年来,新疆医科大学积极投身跨境医疗服务,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开展医疗援助工作长达13年。如今,该校在新疆“五大中心”建设中的医疗服务中心和国际中心服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附属医院凭借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为跨境医疗提供了坚实支撑。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利用其为跨境医疗合作提供更优质、轻量化的解决方案成为关注焦点。阿吉艾克拜尔·艾萨认为,AI技术在新疆医疗领域发展势头迅猛,通过数据共享和AI辅助诊断,可以有效提升跨境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利用远程医疗平台,医生能够实时查看患者的检查数据,并借助AI技术进行初步诊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在跨境医疗创新方面,新疆医科大学计划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打造跨境医疗创新新走廊。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区域性数字健康能力建设孵化器,为跨境医疗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具体而言,他们将利用成熟的跨境医疗案例,结合中国智慧医疗方案,探索更科学、高效的合作模式。在数字健康领域,加强与中央的合作,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水平和科技能力参差不齐。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学武指出,数据是智慧医疗的根基。我国拥有全球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深层次融资模型,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数据与当地数据的适配性,建立符合当地需求的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这既能满足当地医疗需求,又能将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
从数据治理到全球服务的升级
针对部分国家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建议优化计算能力的本地化布局。将中央计算能力本地化,不仅能加快数据处理速度,还能通过更新中央和本地模型,开发新技术,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性。目前,我国在技术发展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如通过远程医疗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健康问题提供了有力借鉴。未来,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沿线国家人民的健康需求。
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徐济铭介绍,在开展数字健康项目初期,医渡科技充分考虑到医疗数据的复杂性、安全性以及伦理要求,打造了科学的数据治理核心系统。为确保数据标准的科学性和国际化,医渡科技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对疾病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了完善的疾病数据体系。
在技术研发方面,医渡科技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交叉研究实验室,与中国政法大学等机构合作,在数据应用、法律合规等领域深入探索。疫情期间,他们运用大数据模型开展传染病预警和应急响应,相关技术和经验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效助力当地疫情防控,赢得广泛认可。此外,在技术输出过程中,医渡科技充分尊重各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对技术体系进行针对性改造,确保技术能够在当地顺利应用。
支付宝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为数字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蚂蚁集团支付宝副总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张俊杰指出,支付宝最初作为生活服务平台,在医疗健康领域秉持“用数字技术改善用户就医购药和健康管理体验”的理念稳步前行。
在支付环节,医保码和商保码的推出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目前,医保码线上用户已超7.5亿,商保码也在不断优化理赔流程。在服务连接方面,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已连接全国95%的三级医院提供线下服务,还整合了线上服务平台,涵盖体检、医美、口腔等多元医疗服务,构建起一站式服务体系。
借助AI技术,支付宝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通过与医院和专科机构合作,开发AI辅助诊断等应用,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未来,支付宝计划将这些成熟模式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据张俊杰介绍,目前已在海外覆盖35个国家,拥有本地版支付宝钱包,具备复制成功经验的基础,有望为沿线国家居民带来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伦理构建、人才培养与合作模式新探索
精准医学的全球化离不开技术标准和伦理共识。王学武指出,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存在伦理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规则,将科技伦理与医学规范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发挥关键作用。清华大学通过修订工程课程,将伦理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和工程实践中,培养具备伦理意识的专业人才。
此外,通过线上教育等方式,提高人们对AI的认知,吸引更多人投身于数字健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金字塔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数字健康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一带一路”数字健康标准的共建共享。
数字健康领域正从单一技术输出向联合研发模式转变。徐济铭介绍,在与新加坡合作时,针对当地需求,医渡科技成立实验室,解决本地化特色问题,实现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根据各国疾病特点和产业需求,构建健康联合实验人体方式,将业务沉淀的技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带动人才成长和创新。未来,中国企业将继续加强与高校、医院的合作,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为沿线国家提供更贴合实际需求的数字健康解决方案。
支付宝在推动发展中国家构建全民健康网络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张俊杰认为,我国的医保数字化系统为全球提供了创新范例,未来在AI和医疗领域还将涌现更多创新成果。在推动全球化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搭建数字健康平台。同时,要尊重各国的监管要求和文化差异,确保技术和服务能够在当地顺利落地。通过搭建医政产学研交流平台,增进各方信任,促进数字健康技术和理念的传播。
在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前沿对话中,各位专家的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话题从技术创新延伸至人文关怀,从跨境医疗合作扩展至全球健康网络的构建,数字科技作为核心驱动力,在推动“一带一路”全民健康治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