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在车市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成都国际车展正演变为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推广的关键平台,而越来越多的企业透过其看风向、看市场、看城市,受益其中。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在车市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成都国际车展正演变为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推广的关键平台,而越来越多的企业透过其看风向、看市场、看城市,受益其中。
未来出行是什么样子?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如汹涌浪潮,正不断地重塑着大家出行的体验。
看风向
竞逐“智能化”
“今年车展期间,车企积极呈现其在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成果。不再局限于传统‘产品展示和交易窗口’的定位,如今的成都国际车展,正成为全球车企智能化技术的‘实战验证平台’。”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运营负责人、成都世纪衡越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会兰说。
作为全球首款900伏混动全尺寸SUV,极氪9X在发布会结束后仅1小时,便交出订单突破42667台的亮眼成绩。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极氪9X在座舱和内饰设计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在座舱设计上,全球首创滑移式飞翼屏,结束行业‘全景天窗和吸顶屏只能二选一’的痛点,又如首创自带四向自适应腰托座椅,首次搭载音响Naim,32个扬声器可以实现3D沉浸音效。”
同一天,长安启源发布启源E07焕新版车型,基于其全栈自研的SDA天枢架构所具备的“硬件可插拔”能力,实现硬件层面升级。“好比一台电脑,可以随着技术发展更换更强大的CPU,而不是只能通过软件更新来优化系统。”工作人员在讲解时表示,这种模式不仅延长了车辆的生命周期,也为用户节省了未来换车的成本。
不仅如此,岚图携华为乾崑ADS4系统首发新车、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等新一代智驾系统集中动态演示——一批主流车企的智能化重要创新,都选择在成都呈现,这里已然成为了判断行业技术方向的“风向标”。
在杨会兰看来,这些恰恰印证了成都国际车展正成为技术成果向市场信心转化的重要桥梁。
看市场
“出海”寻新路
扩大市场,思维需要更开阔,目光需要更长远。近年来,越来越多车企走上“出海”之路,希望通过在海外布局落子,寻找新的市场增量——
今年一季度,奇瑞海外市场收入为262.89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38.5%;上汽集团已在全球建立2000余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达到47万辆,同比增长1.3倍,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50%……
整体数据更能清晰看到车企出海趋势。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586万辆,今年增长态势依旧强劲,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在不少车企加快布局海外销售网络的同时,也有车企聚焦海外业务,以本地化建厂、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深度链接全球市场,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甚至“走上去”。
助力企业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在成都国际车展上,展贸融合——汽车行业企业出海行经贸专题活动启动。活动介绍了成都企业出海参展支持政策,并推介了二手车出口线上公服平台,同时邀请律师针对车企出海问题答疑解惑,吸引了众多车企、行业组织参与。
中植一客成都汽车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包括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家。谈及出海,公司销售总监王德润坦言,成都车企在出海政策和交通方面都具备很大优势,“未来,希望能‘打’入阿联酋、沙特等国外市场。”
四川辰宇海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去年开始拓展海外业务,出口比亚迪、丰田、大众等汽车品牌。参加活动之外,公司产品经理丁石还在车展逛了不少展台,“我们看车展,并不是单纯看哪个车最火,而是思考这个车型未来在哪个国家可能畅销。”
不难看出,成都国际车展正打开企业增长之门,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出海拓市场是当前不少车企选择的新路径,希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实际有效的支持。
产业更立体
在成都国际车展开幕前一天,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成都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共同将其打造为四川省汽车产业领军企业。
据悉,捷达品牌新公司将全面整合捷达现有资源,持续完善商品矩阵,加速电动化转型,于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商品,包含4款新能源车,其中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
时间再往前推1个月,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在成都注册成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蓉增资的氢能产业化项目迎来新的标志性节点。
谈及丰田在成都的发展故事,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经理秋田隆回忆,“1998年,丰田汽车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事业体——四川一汽丰田在成都成立,最初只有柯斯达一款中型客车车型,但历经27年的持续发展,目前生产有亚洲龙、普拉多等车型,并长期深受中国用户的喜爱。”
秋田隆希望,在长久以来与成都建立的信赖关系基础上,继续壮大成都事业,从成都出发,积极为中国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业是成都的支柱产业之一。成都拥有汽车产业链企业1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249家、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企业110余家,涵盖智能硬件、网联生态、路侧设施、综合服务、整车制造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今年6月,成都市汽车产业延续前5个月的快速增长态势,当月完成汽车产量8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25%。1—6月,全市汽车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7.4%、23.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52%、129%。
透过成都国际车展,一个汽车产业立体生长的城市款款而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孟浩 吴喆 图据 活动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淇 审核 王宇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