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内蒙古各级检察机关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公益诉讼”联动工作模式,在充分发挥志愿者专业优势、提升办案质效等方面持续深耕,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检察新模式。在此进程中,各地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不断助力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发展。
今年以来,内蒙古各级检察机关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公益诉讼”联动工作模式,在充分发挥志愿者专业优势、提升办案质效等方面持续深耕,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检察新模式。在此进程中,各地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不断助力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发展。
以督促保护河道管理系列案件为例,面对河道采砂和弃土治理这两道棘手难题,准格尔旗检察院主动作为,邀请水利部门的专业志愿者深度参与办案。多次深入现场开展细致督查,尤其在对沙圪堵镇中铁十六局五字湾项目河道弃土整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长达数月的整改过程中,检察机关与志愿者的持续监督与专业建议,促使沙圪堵镇人民政府督促涉案企业积极开展清理工作,直到整改任务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深化“益心为公”志愿者工作成效,准格尔旗检察院多措并举。一方面,强化日常管理工作,调动志愿者积极性。通过组建志愿者微信联络群,保持日常沟通的及时性与紧密度。定期开展日常工作交流和业务培训,及时通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广泛听取志愿者意见和建议。通过宣讲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提升志愿者发现线索的精准度和敏锐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志愿者“情报员”角色优势,拓宽公益诉讼线索来源渠道。积极引导志愿者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敏锐捕捉身边的公益受损线索,并及时通过“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进行反馈,结合线索的真实性、紧迫性、社会影响程度等因素实施评估。对于有效线索,检察人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实地核实与开展深入调查。目前,志愿者借助该平台,对身边公益损害问题的反映范围持续拓展,涉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重点领域。
此外,准格尔旗检察院还十分注重借助志愿者的专业智慧和多元视角,不断提升办案专业化水平。通过邀请志愿者参与线索评估、调查取证、咨询讨论、效果评估等办案各个关键环节,不仅有效整合了社会各界志愿者的智慧和力量,还初步构建了“线索提报-程序见证-结果反馈”工作闭环机制。截止目前,志愿者已累计参与10件案件现场勘察、咨询、调查取证工作,同时还受邀参与11件案件的公开听证。这一系列实践,不仅增强了志愿者参与公益诉讼保护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也提升了公益诉讼办案实效和社会知晓度、影响力。
“经多次深入了解,我对‘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的未来充满期待,通过平台可以实现不断凝聚公益保护共识,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目标。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新时代的‘剧中人’,为公益保护奉献应有的光和热!”志愿者任争光表示。
传播检察声音
凝聚正义力量
第7393期
来源:内蒙古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