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廊——非遗进校园(开学季)”活动启动,高校师生沉浸式触摸传统文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6:41 2

摘要: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浸润青年,廊坊市社科联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广阳区文广旅局等单位,于9月至10月集中开展“文化润廊—非遗进校园(开学季)”系列活动。目前,活动已完成任务分工与组织架构搭建,四大特色板块将覆盖全市多所高校,通过展览、讲座

“文化润廊——非遗进校园(开学季)”活动启动

高校师生沉浸式触摸传统文化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浸润青年,廊坊市社科联联合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广阳区文广旅局等单位,于9月至10月集中开展“文化润廊—非遗进校园(开学季)”系列活动。目前,活动已完成任务分工与组织架构搭建,四大特色板块将覆盖全市多所高校,通过展览、讲座、晚会、竞赛等形式,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为非遗传承培育青年力量。

此次活动以“文化润廊—非遗进校园”为主题,旨在将非遗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市社科联于8月29日召开调度会,明确相关部门及驻廊高校职责,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策划、协调与实施,确保每一项活动落地见效。

展览展示

高校设非遗“窗口”实物图文还原匠心

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每周六、日将在各高校指定场地开展非遗项目展览,每所高校展览持续2天。展览精选廊坊本地特色非遗资源,涵盖传统手工艺(剪纸、刺绣、木雕、陶艺)、传统美术(五谷粮食画、糖画、面塑)、传统音乐舞蹈(地方戏曲、民歌、民间舞蹈)及非遗食品等。现场通过实物陈列、图文展板、多媒体演示,全方位呈现非遗从历史到当下的传承脉络,让师生直观感受非遗的工艺细节与文化内涵。

讲座体验

传承人进校园解锁非遗技艺

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各高校将邀请非遗领域专家、项目传承人开展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解读非遗保护政策、剖析非遗的历史文化价值,探讨非遗与现代文创融合路径;传承人分享亲身经历,讲述非遗传承中的挑战与创新故事。每场讲座后设置互动体验环节,高校实践教室或活动场地将划分美食(如非遗糕点制作)、剪纸、刺绣、传统编织等体验区,配备全套工具与材料,传承人或专业老师现场指导,让师生参与非遗制作。

主题晚会

上演非遗盛宴学生社团参与创作

10月中旬,各高校将在露天广场或大型体育馆举办非遗主题晚会,打造“传统+青春”的文化舞台。晚会节目涵盖多类非遗表演艺术:专业院团与非遗传承团队将带来京剧、评剧、河北梆子选段,二胡、古筝、唢呐等传统乐器演奏,以及中幡、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民俗表演。鼓励高校学生社团发挥创意,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创作,如根据廊坊非遗故事改编舞台剧、以传统音乐为背景编排现代舞蹈,让青年视角为非遗注入新活力。

知识竞赛

线上线下联动激发学习热情

10月下旬,活动将以“线上答题+线下决赛”形式开展非遗知识竞赛。线上阶段,各高校指定答题平台将上线题库,内容包括非遗基础知识、廊坊本地非遗项目特色(如胜芳花灯、香河肉饼制作技艺)、非遗保护现状等,师生可自主参与答题;根据线上成绩选拔优秀选手进入决赛,决赛采用现场笔试或知识问答形式,考查选手对非遗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活动将对获奖个人与团体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进一步激发师生学习非遗、传播非遗的积极性。此次活动不仅是廊坊“文化润廊”行动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非遗与高校教育融合的创新尝试。通过多元形式,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引导青年学生跳出书本,在沉浸式体验中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主动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生力量”,助力非遗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主办: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运营:廊坊日报社

编辑:王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