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阅读推广 | 世界急救日:普及急救知识,守护生命之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6:10 4

摘要:现代社会中,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随时可能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高达500万,另有数千万人因伤致残。在许多情况下,第一时间的正确急救往往能决定生死与康复程度。

“世界急救日”

是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由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设立,

旨在呼吁全球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

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一、世界急救日的设立背景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随时可能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高达500万,另有数千万人因伤致残。在许多情况下,第一时间的正确急救往往能决定生死与康复程度。

*例如在心脏骤停时,每延迟1分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患者生存率就会下降7%-10%[1]。而大部分急救场景发生在医院外,普通民众若能掌握急救知识,就能成为“第一目击者”,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设立世界急救日,就是为了唤起公众对急救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社会整体急救能力。

《学点急救能救命》

作者:张进军编著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2

图书简介:

《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

著者:贾大成著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1

图书简介:

本书将作者50多年的专业急救知识及丰富经验汇总成书,通过8大急救场景、118个急救技巧,手把手教你如何在突发危急情况之下进行急救。全书从家庭急救到户外急救,从荒野急救到校园急救,从水中急救到陆地急救,从儿童急救到老年人急救,涉及猝死、休克、中风、烧伤、烫伤、触电、中毒、咬伤、溺水、气道阻塞等一系列意外的应对急救方法。

读书,使人进步

二、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

1

心肺复苏(CPR)[2]

当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随后,将患者仰卧在坚实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2秒,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持续进行CPR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2

海姆立克急救法[3]

适用于异物堵塞气道导致的窒息。对于成人和一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置于患者上腹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抱住握拳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约每秒1次,直至异物排出。

对于一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3

创伤止血[4]

对于较小伤口,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再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若伤口出血较多,应立即按压止血。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等按压在伤口上,持续施压。

若为四肢伤口,可在伤口近心端用布条等进行绑扎止血,但每隔1小时需放松1 - 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三、世界急救日的活动开展情况

每年世界急救日期间,世界各地的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学校等组织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与培训活动。

在社区,会举办急救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医护人员为居民讲解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现场演示。学校会将急救教育纳入课程,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急救过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等,也会设置宣传点,发放急救知识手册,普及急救理念。

四、个人如何参与急救知识推广

01

主动学习

利用网络课程、书籍、线下培训等多种途径,系统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考取急救证书,提升自身急救能力。

02

参与急救培训课

关注当地红十字会、医疗机构、急救中心等专业机构面向公众的开放急救知识培训课。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求,选择最适合您的方式报名参加。

03

社交媒体传播

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急救科普文章、视频,扩大急救知识的传播范围。

让我们以世界急救日为契机,

积极传播急救知识,

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为构建一个更安全、

更有保障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仅用于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

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疗人员。

地址

岳阳市南湖新区桃树山路螺蛳岛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全天免费对外开放

8:30—17:30

周一闭馆

公共交通

3路、5路、7路、18路、30路、31路、59路

“南湖大桥站”下车,步行200米上岛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