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Google将对安卓闭源”的消息广为传播。根据谷歌的最新回应,“安卓会继续开源,只是AOSP推迟发布。”但业内人士指出,此事短期看并不会对用户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有可能促使智能设备的厂商把多出的认证费用平摊到产品上,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近日,“Google将对安卓闭源”的消息广为传播。根据谷歌的最新回应,“安卓会继续开源,只是AOSP推迟发布。”但业内人士指出,此事短期看并不会对用户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有可能促使智能设备的厂商把多出的认证费用平摊到产品上,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3月27日,有媒体报道,Google宣布将停止安卓开源代码项目AOSP的公开开发模式,转而在私有环境中进行。一时间,“安卓闭源”的消息广为传播。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按照Google最新表态,只是AOSP开发过程中不再实时滚动公开代码,这些组件的公开源代码更新将统一遵循新版本发布的节奏。根据公开资料,Google维护两个主要的安卓分支,分别为AOSP和Google自己内部开发分支。AOSP是任何人都可以访问的,而Google内部分支仅限于付费授权公司访问。基于AOSP宽松的许可,它曾为谷歌积累了大量安卓用户。
但如今,AOSP已然成为Google不可忽视的负担。大量社区开发者提交的拉取请求(Pull Request)需要Google员工进行验证、审核。Google每年要投入相当可观的人力与服务器资源,以确保AOSP分支正常运行。
简而言之,AOSP不挣钱,Google还得倒贴钱和人力维护。在如今安卓已经完成足够的用户积累后,AOSP已然成为鸡肋。于是,Google用“时间差”的方式,区别对待付费与免费的开发者。
目前,大牌手机厂商普遍是付费获得谷歌授权,AOSP“延迟更新”并无明显的影响。但如今智能终端不仅有手机,在平板、手表、眼镜、电视等智能设备领域都有基于AOSP的厂商。中小厂商若继续采用免费的AOSP难免“慢半拍”。这可能导致第三方安卓生态系统与官方版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未来,这些中小厂商要么加入付费授权的体系中,要么使用旧版本的AOSP自行维护。前者意味着,成本增加后势必将其转嫁到产品售价。后者意味着厂商层面更加“碎片化”,App适配更加困难,创新多样性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此事短期看并不会对用户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有可能促使手机厂商把多出的认证费用平摊到产品上,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同时,应用开发者与极客社群,未来的技术挑战和生态壁垒恐怕会更高,这也会抑制外部创新与社区共创力量。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