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船舶的日常运营中,船舶密闭空间(亦称封闭处所)作业是一项需要经常面对却又风险重重的工作。这些封闭处所,由于其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条件有限,往往容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是船舶窒息、中毒、坠落等事故高发的处所。通过密闭空间相关演习,能让船员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应急能力
在船舶的日常运营中, 船舶密闭空间(亦称封闭处所)作业是一项需要经常面对却又风险重重的工作。这些封闭处所,由于其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条件有限,往往容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是船舶窒息、中毒、坠落等事故高发的处所。通过密闭空间相关演习,能让船员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伤。
一、什么是船舶危险密闭空间
船舶危险密闭空间亦指船舶封闭处所,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船舶处所:
a)存在受限的出入口;
b)通风不足;
c)非设计为连续有人员作业。
注:船舶封闭处所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货舱、双层底、燃油舱(柜)、压载舱、货泵室、货物压缩机室、隔离空舱、锚链舱、空舱、箱形龙骨、保护层间处所、锅炉、发动机曲拐箱、发动机扫气箱、污水柜(舱),以及不用于放置货物但可能与船舶封闭处所具有相同空气环境特征未通风的相邻处所。
海事检查要点:船舶是否建立封闭处所清单,封闭处所有无正确标识和控制。
二、船舶危险密闭空间演习要求
2、演习类型:主要分为密闭空间作业进入演习、密闭空间应急救助演习两类,也可两类合并开展。
3、演习内容:演习流程应按照实际作业和救援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包括风险评估、安全交底、通风换气、空气检测、进入准备、进入许可、救援行动等环节。
根据A1050(27)每次围蔽处所进入和救助演习均应包括:检查并使用进入所需的个人保护设备;检查并使用通信设备和程序;检查并使用测量围蔽处所内空气的仪器;检查并使用救助设备和程序;急救和复苏技术的指导。
海事检查要点:船舶是否定期开展密闭空间演习,《航海日志》演习记录是否完整、正确。
三、密闭空间演习开展
(一)密闭空间作业进入演习
进入密闭空间演习一般包括以下环节:
1、进入前的风险评估:应依据船舶载运的货物、封闭处所的通风、封闭处所的涂层、相邻处所状况和其他相关因素,分析产生缺氧以及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可能性,确定缺氧危险作业类型。
2、安全交底:进入封闭处所开展缺氧作业前,拟进入人员应进行安全交底,了解封闭处所的位置和内部构造、作业内容、货物特性、通风情况、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急救助等相关内容。
3、进入前的通风:通风应选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合理通风方式,整个作业过程应保持有效持续通风,存在可燃气体的处所进行机械通风时,应采用防爆风机。
4、空气检测:空气检测前,应停止对封闭处所的通风,待环境稳定后进行检测。检测时要设置合理的检测点(检测点布设原则应符合GB/T12301的规定),在不同的位置测试气体含量,应尽量在处所外检测,进入处所内检测的需要佩戴防护用具。进入封闭处所作业时(不佩戴呼吸器),空气质量应满足:
a)氧气浓度始终大于或等于19.5%(按体积比计),且小于或等于23.5%(按体积比计);
b)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的相关规定;
c)可燃气体浓度小于或等于可燃下限(LFL)的1%。
5、取得进入许可:每一封闭处所进入前,需取得由船长批准签发的作业许可证,许可期限以作业完工所需时限为宜,但一般不超12小时,如封闭处所停止通风或进入密闭空间的条件改变,应重新取得许可。
海事检查要点:船员是否了解封闭处所潜在风险,船舶是否有风险评估记录,船上有无配备有效的空气检测设备,进入密闭空间有无履行通风、许可等程序。
(二)密闭空间应急救助演习
密闭空间应急救助演习一般包括以下环节:
1、事故报告:在封闭处所作业过程中,现场监护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舱室内人员的动态。一旦发现紧急状况,立即通过预先设定的通讯方式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人员状况等关键信息。
2、应急响应:船长接到报告后,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组织船上的救助力量开展救助,要求各小组按预定的救援方案迅速行动;另一方面,及时向公司报告,确保公司了解现场动态。
3、现场救援:救援人员应第一时间隔离现场,检查通风,准备急救设备等;救援前要对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在应急救助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可以安全进入封闭处所实施救助之前,任何在场人员不应进入该处所;仅允许训练有素和装备完善的应急救助人员在封闭处所内从事救助工作;应急救助人员应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不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封闭处所实施救助。
4、医疗救助:遇险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后,根据遇险人员的呼吸、心跳、出血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救助。同时,与外部医疗机构保持联系,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急救操作,必要时请求外部医疗支援。
海事检查要点:船舶是否配备有效的呼吸器、防护服等应急救助设备,船员是否熟悉相关安全防护、应急救助设备的使用及操作。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