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机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
我们的文明,从哪里来?我们在怎样的文明中从野蛮走向文明?
5本佳作,了解多彩的世界文明。
1.《世界文明史》(上下卷):扼要考察人类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一经上市屡次再版的经典。
文明可定义为人类组织的这样一个阶段,其时行政机构、社会机构和经济机构已发展到足以处理(不论如何不完善)一个复杂社会中与秩序、安全和效能有关的问题。
历史的教训并不是历史会重演。历史的教训倒不如说是在于:只有当那些对世界的命运负有责任的人了解了人性的作用时,才能对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也才能对未来有个明智的规划。而要了解那个极其复杂和吸引人的机制,最好的来源莫过于历史了。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李·拉尔夫、爱德华·伯恩斯等人撰写的一部在美国有相当影响的著作。本书考察了自远古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文明演化的历程,内容涉及各主要地区和国家。欧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都得到适当重视。
相关阅读:一本书,带你纵览世界文明史
2.《文明中的城市》: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规划大师”彼得·霍尔的经典,探讨世界历史进程中各阶段城市发展变迁的集大成之作。
城市的诞生也就意味着城市文化的诞生,城市文化随着时代的嬗变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为了生活,更别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必须确立一套基本的城市秩序。
它们不是世俗的乌托邦,而是充满压力、冲突和痛苦的地方。那些认为它们是令人厌恶和不愉快的人能够并且会脱离他们,而进入田园牧歌般的城郊和花园城市;如果那是他们想要的,政策会帮他们实现的。
我们理应进入一个真正的城市黄金时代,一个大多数人享受空前的财富,享受他们生命中从未出现过的财富的时代,然而大多数人却被困在可怕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之中,结果就是高度的创新性与悲惨野蛮共存。
百余万字的鸿篇巨制,二十多个经典城市案例,一部城市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回答了城市数千年来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3.《地图的文明史》:简洁、有趣、令人愉快的地图学史著作,出色的地理知识总汇,任何对地图学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必备的手边书。
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分支,地图学拥有悠久而妙趣横生的历史。这种历史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活动状态,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纵观地图的发展历程,它详尽展示了人类不断改变的思想,而其中少数作品似乎可以当作文化和文明的上佳标志。
这是一本关于地图发展的简明扼要的、经典的历史叙述,作者勾勒了地图与历史间亲密的联系,并运用了大量的插图——包括古代的著名地图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的当代地图,多方阐明了从历史时期到今天,人类文化如何解读空间关系。
延伸阅读:
《世界地图的故事》
《地图简史》
地图是国际公认的三大通用语言之一,读懂地图,如同多掌握了一门语言;一本书说透地图的历史,通过地图史了解人类探索与发现的科学精神;2019年度中国好书。
4.《大地与人:一部全球史》: 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全球史入门读物,最畅销教材之一,中译本首次出版;全彩插图,四色印刷。
公元前1000—公元400年,此前两千年产生的河谷文明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共机构和人类活动的规模增加了。
在地中海沿岸、伊朗、印度和东南亚,新的中心在那些靠雨水灌溉、靠自由农民耕作的土地上出现了。这些社会发展出了新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活动模式,并朝着智力、艺术、精神文化的新方向发展。
农业、贸易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口增长、城市扩展和安逸的中产阶级的成长。在许多地方,铁代替青铜成为制作武器、工具和器物的金属,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获取金属比以前容易得多。
新的文字体系更加简单易学,使知识的保存和传播摆脱了专业人士的控制,并且诞生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文学流派和科学研究的新类型。
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不同文明群体之间的互动,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全球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力。本书便以这两种互动为主题,从全球视野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生动地描绘出来,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世界各民族在互动中逐渐走向全球化的清晰历史画卷。
5.《历史上的帝国》:好读又浓缩帝国历史的大众读物,1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拓展史料,全面展现12个帝国的兴衰全貌。
《中世纪西非诸帝国》《古代罗马帝国》《古代波斯诸帝国》《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诸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印卡帝国》《古代埃及帝国》《古代希腊帝国》《玛雅诸帝国》《蒙古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伊斯兰世界帝国》国内第一套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古代帝国丛书。共十二册,每一册概述一个帝国或文明鲜活地展现了那些帝国由兴到衰的历史全貌。探究其兴起与衰落的究竟、对后世的影响、他们的社会组织与日常生活、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子。
延伸阅读:
《论世界帝国》
但丁的一部重要政治理论著作。他在书中指出,人类生而有追求尘世的幸福与追求天国的幸福两个并在的目的。
来源: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