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然后私信回复“免费报告”,您就能得到一份免费报告啦,赶紧来拿!
中研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资超市作为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重要渠道,其市场经营形势备受关注。
核心数据速览
2023年市场规模:农资连锁行业总规模突破1800亿元,农资电商交易额562.9亿元
增长引擎:2020-2024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2%,2025年预计突破2500亿元
市场集中度:TOP5企业市占率不足40%,金正大(12%)、新洋丰(10%)、史丹利(8%)领跑
绿色转型:生物农药、有机肥等环保产品需求增速超20%,政策补贴覆盖率提升至65%
数字化渗透:2024年线上渠道占比达28%,物联网技术应用率提升至42%
一、产业链重构:上游生产革命与下游需求裂变
1.1 上游:农资生产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绿色”双轮驱动
化肥、农药、种子等传统品类仍占主导(2023年占比72%),但生物农药、水溶肥、抗逆种子等绿色产品增速显著。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农资超市行业市场经营形势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绿色农资研发投入同比增35%,国家农业绿色补贴政策覆盖超50%县域,倒逼生产企业加速技术迭代。
典型案例:某头部化肥企业通过纳米控释技术推出减量增效产品,亩均化肥使用量下降30%,2024年销售额逆势增长18%。
1.2 中游:流通环节“连锁化+数字化”重塑竞争逻辑
农资超市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32%提升至2024年的48%,头部企业通过“统采统配”实现供应链成本降低15%-20%。中研普华调研显示,采用智能库存管理系统的企业滞销率下降12个百分点,周转效率提升40%。
创新模式:辉隆股份打造的“县域中心仓+乡镇前置仓”三级仓储体系,实现24小时农资直达田间,配送成本降低28%。
1.3 下游:种植大户崛起催生服务生态重构
土地流转率突破45%,百亩以上规模种植户农资采购线上化率达55%。需求端呈现三大趋势:
精准化:测土配方施肥服务需求增长25%
全程化:植保飞防、农机租赁等增值服务渗透率超30%
金融化:供应链金融产品覆盖率提升至22%
二、竞争格局洗牌:三股势力角逐“最后一公里”
2.1 传统势力:供销社系统加速市场化转型
全国供销系统农资经营网点超23万个,依托政策优势构建“县域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网络。2024年服务面积突破8亿亩,但数字化转型滞后导致年轻用户流失率高达34%。
2.2 新兴力量:互联网巨头掀起渠道革命
拼多多、京东农资等平台通过“产地直采+直播带货”模式,2024年GMV突破300亿元。典型案例:某电商平台联合200个农技专家打造“线上问诊+农资套餐”服务,复购率提升至68%。
2.3 跨界玩家:农业服务商构建生态闭环
中化MAP、先正达等企业以“技术+产品+服务”模式攻城略地,2024年MAP技术服务中心突破600个,带动关联农资销售增长42%。
竞争焦点迁移:从价格战转向“供应链效率+农技服务+数据资产”三维比拼。中研普华研究表明,具备农技服务能力的企业客单价高出行业均值26%。
三、未来五年增长极:绿色化、数字化、全球化
3.1 绿色农业倒逼产品结构升级
政策红线收紧:2025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进入攻坚期,推动行业向三大方向转型:
替代品爆发:生物刺激素市场规模CAGR达28%
精准施用:智能配肥机覆盖率将突破30%
循环经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渗透率提升至45%
3.2 数字技术重构产业全链路
物联网应用场景:
智能货架实时监控2,500+SKU动销数据
区块链溯源系统覆盖60%高端种子产品
AI病虫害诊断准确率突破85%
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某企业通过种植大数据反向定制专用肥,单品利润率提升12个百分点。
3.3 “一带一路”催生出海新机遇
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农资需求年增15%,国内企业通过“产品+标准+服务”组合输出抢占先机。典型案例:某农药企业在缅甸建设本地化复配中心,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突破25%。
四、风险预警与破局之道
4.1 不可忽视的五大风险
价格战恶化:同质化产品毛利率跌破18%警戒线
政策波动:环保督察导致30%中小产能关停
供应链断裂:2024年钾肥进口依存度仍达55%
技术黑箱: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专利壁垒高筑
人才缺口:复合型农技服务人才缺失率达40%
4.2 中研普华战略建议
产品矩阵革新:构建“基础款+定制款+服务包”三级产品体系
渠道深度耦合:打造“线下体验中心+线上云仓”OMO模式
数据资产沉淀:建设种植户画像系统实现精准营销
生态联盟构建:联合科研机构、金融平台形成产业共同体
五、市场资本布局
一级市场: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单笔融资额破5亿元
二级市场:农资流通企业平均市盈率较传统零售高40%
跨界资本:化工巨头通过并购切入生物农药赛道
六、行业新闻动态与热点话题
(一)国家政策支持农资电商发展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数商兴农”战略,鼓励农资电商的发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并配套县域直播基地建设、金融支持等政策。这些政策为农资超市的线上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农资超市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新型农资产品受市场青睐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新型农资产品如生物农药、有机肥等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这些新型农资产品具有高效、环保、低碳等优点,能够满足农民对高品质农资产品的需求。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新型农资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也将进一步加速。
(三)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加速扩张
近年来,一些大型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纷纷加速扩张,通过并购、新建门店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统一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它们还注重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农业投入品的推广,为农资超市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结语:在变革中寻找确定性
农资超市行业正经历从“买卖场”到“农业服务生态平台”的质变。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农资超市行业市场经营形势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将是行业格局定型的窗口期,唯有把握绿色转型、数字赋能、服务深化三大主线,方能在千亿级市场中占据先机。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自主调研及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等官方渠道,图表详见完整版报告)更多深度分析可垂询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获取完整报告。)可以搜索“中研普华”,V加咨询,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同时中研普华研究院还提供产业规划、十五五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产业链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咨询服务。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授权。
来源: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