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将至,群众祭祀、踏青、春耕生产等野外用火行为频增,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红崖山保护站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确保清明期间辖区林草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清明将至,群众祭祀、踏青、春耕生产等野外用火行为频增,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红崖山保护站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确保清明期间辖区林草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人员防火宣传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防火氛围”。组织干部职工及护林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车载广播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森林防火常识和法律法规,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深化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做到入脑入心、警钟长鸣。
强化责任担当,织密防火“责任网”。以林长制为抓手,压实保护站、护林员防火责任,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图、划分重点点位,明确重要路口沟口,分组把口守好防火阵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工作措施和“两区一网”管控机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通过每周巡查、定期汇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工作人员防火宣传
狠抓火源管控,筑牢防火“安全线”。组织工作人员摸清林缘地带散坟、林缘农户、红崖山水库等高风险旅游景区动火风险底数,建立管理台账,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实现动态清零。充分发挥黑山头、民窑路、民昌路等点位的野外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天候、多维度动态监测,确保险情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针对民勤大风天气,建立闻“风”而动工作机制,精准研判火险态势,科学统筹防灭火人员在重点卡口值班值守,加强巡查巡护和防火宣传,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保障防灭火设备完好并能正常使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
加强应急值守,提升防火“战斗力”。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防火机具维修保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火情信息报告制度,保持24小时应急备战状态,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持续巩固保护区森林草原防火成果。(红崖山保护站供稿供图)(记者:卢武林 通讯员:李慧)
来源:民勤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