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的阅兵,想必很多人都在电视前看得热血沸腾吧!不过,相比在电视上看,亲临现场的震撼感显然更强烈。大家都晒出了自己收到的观礼邀请函,除了一些英勇的战士、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和社会精英们,竟然没有那些在娱乐圈里拥有超高流量、代言顶级品牌的“流量明星”。想想看,阅兵这
今天的阅兵,想必很多人都在电视前看得热血沸腾吧!不过,相比在电视上看,亲临现场的震撼感显然更强烈。大家都晒出了自己收到的观礼邀请函,除了一些英勇的战士、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和社会精英们,竟然没有那些在娱乐圈里拥有超高流量、代言顶级品牌的“流量明星”。想想看,阅兵这么大的场面,流量明星不是最能引起关注的对象吗?
当时,阅兵官宣之后,整个天安门广场的围挡装修和受阅的士兵们的夜以继日的演练,已经让无数人翘首以待。就算不提抗战胜利80周年这样的重要背景,单是新型武器的亮相、整齐的方阵队列,就已经为这场仪式加分不少。各路明星也都纷纷分享了自己在现场的快乐。
最亮眼的莫过于那些身着国家队服的运动员们,像马龙、陈梦、汪顺等,纷纷晒出自己在现场的照片和邀请函。甚至连“刘指导”也难掩激动,分享了他的兴奋之情。虽然有些运动员没晒照,但从退场的视频里,还是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金牌赢得了这份荣耀。
除了这些运动员,还有不少演员也分享了这个喜悦。比如张凯丽,这位在影视圈打拼了多年的“老兵”,发布的视频中满是激动,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还有杜江,这位多次饰演中国军人的演员,也分享了自己在现场的“还愿”照片。更令人动容的是,雷军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凌晨三点就动身赶赴天安门。董宇辉虽然没有直接晒个人照片,但从他分享的照片中,依然能看到海军、武警的方阵,证明他在场。
这些被邀请的明星,背后无一不是因为他们的正能量形象,获得了官方的认可。然而,有一件事让许多网友感到好奇——在这份明星名单中,怎么没有那些所谓的“当红”明星的身影?这些明星,在娱乐圈占据了热搜榜的高位,拿着大牌代言,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理应是最擅长获取曝光的群体。然而,他们却没有出现在这场盛大场面中,难道是光环已经褪去?
曾几何时,所谓的“流量明星”也确实拥有惊人的市场效应。以鹿晗为例,2014年他的一条微博评论量高达1314万,打破吉尼斯纪录,之后更是频频创造数据奇迹。李易峰主演的《重返20岁》轻松拿下3.6亿票房,成就了流量明星的辉煌时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的“流量王者”们,却接连陷入了丑闻漩涡。从吴亦凡的性侵案件,到张哲瀚的“精日”言论,再到郑爽的代孕与偷税漏税丑闻,曾经的顶流明星一个个跌落神坛。这些丑闻不仅让他们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公众看清了“流量”背后虚假的一面。
当这些艺人遭遇“塌房”时,他们的作品也被下架,甚至连一些经典剧集都不得不被“打码”才能重新播放。曾经辉煌的事业,如今全被过往的负面新闻所遮蔽。这些“流量明星”的垮塌,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以来“德不配位”的必然结果。陈学冬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因卷入他人丑闻,自己的作品也不得不受到牵连。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阅兵不仅仅是一次盛大的仪式,也是一个价值观的体现。对于那些曾经不守规矩、甚至做出违法乱纪行为的艺人,央视的态度从未模糊。2021年,央视发布了一系列评论,严厉批评了流量明星的负面效应,认为他们的奢靡生活方式正在误导年轻人,让他们认为物质和享乐是成功的标志,进而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于这些问题,央视不仅给出批评,也不断敲响行业警钟,呼吁大家看到“流量”背后的问题。
即使是在2023年,央视也继续发文,批评部分演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王一博主演的《无名》上映时,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那句“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太大意义,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直接引发了公众对流量明星文化的广泛讨论。
从历年阅兵的嘉宾名单来看,受邀观礼的基本都是那些在自己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散发的是“正能量”,和阅兵的主题十分契合。而与这些人物相比,那些流量明星,尽管曾经有过巨大的曝光度,但他们未必符合阅兵对嘉宾的选拔标准——这不是一个流量能决定的舞台,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人,才能够站在这里。
央视的批评并非针对某个个体,而是对整个行业敲响的警钟。流量最终会消失,唯有实力与品德,才能让一个人走得更远。在阅兵这样庄重的场合,选拔的标准从来不是“流量的大小”,而是“价值的高低”。
来源:娱乐大喇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