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镁-明胶复合微球支架(GelMa/Mg/DMF MS)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并重塑炎症微环境(IME),促进骨质疏松中的组织修复与重建研究团队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与OVX(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全面验证了微球的疗效:细胞层面:在脂多糖(LPS)+ATP诱导的成骨细
镁-明胶复合微球支架(GelMa/Mg/DMF MS)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并重塑炎症微环境(IME),促进骨质疏松中的组织修复与重建研究团队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与OVX(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小鼠模型,全面验证了微球的疗效:细胞层面:在脂多糖(LPS)+ATP诱导的成骨细胞焦亡模型中,GelMa/Mg/DMF MS使焦亡标志物GSDMD、CASP1的表达降低60%以上,同时促进成骨分化关键蛋白Runx2、OCN表达,ALP染色与茜素红染色显示骨形成能力提升2-3倍;巨噬细胞极化:共培养实验表明,微球可将LPS诱导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CD86+)比例从6.24%降至4.76%,同时提升抗炎M2型(CD206+)至33.2%,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动物层面:OVX小鼠颅骨缺损模型中,植入微球8周后,缺损区骨密度(BMD)较对照组提高35%,骨体积分数(BV/TV)增加40%,破骨细胞数量减少50%;全身骨扫描显示,腰椎与胫骨骨量流失显著缓解,股骨弹性模量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更关键的是,微球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无毒性损伤,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意义与展望:为"精准抗炎"治疗提供新范式这项研究首次将焦亡阻断与氢疗结合,实现了从“抑制症状”到“干预病因”的跨越。微球的智能响应设计(pH触发释放)与多靶点作用(焦亡、氧化应激、免疫调节),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了可复制的“材料-药物协同”策略。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优化微球的降解速率与药物负载量,并开展更大样本量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若顺利,未来5-10年内有望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无疑为全球2亿骨质疏松患者点亮了一盏新的希望之灯。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3456-5原标题:《Nat Commun | 突破骨质疏松治疗瓶颈!苏州大学杨惠林/程亮团队开发智能响应微球支架,阻断细胞焦亡+氢疗调控》 来源:塔普科学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