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亿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子涵说:“我们雇当地的牧民将收购来的黄柳条再进行切割分捆,一个牧民一个月的收入将近5000元,带动周边50位牧民就业。”
正蓝旗实施“以工代赈”治沙模式,努力实现生态修复和民生改善双赢。
3月27日,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赛音胡都嘎苏木图古日格嘎查草场上,牧民们正在对灌木林进行科学平茬,仅黄柳条加工一项就带动50名牧民月均增收5000元。
正蓝旗赛音胡都嘎苏木图古日格嘎查牧民说:“温都斯 轧柳条子,捆柳条子,然后就是拉柳条子,一个月能挣9000多(元),一直干到(今年)4月份。”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亿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子涵说:“我们雇当地的牧民将收购来的黄柳条再进行切割分捆,一个牧民一个月的收入将近5000元,带动周边50位牧民就业。”
正蓝旗境内有1278万亩沙地,占浑善达克沙地总面积的22.2%。当地大力推行“以工代赈”治沙模式,通过“合作社+农牧户”“企业+农牧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形成群众参与建设、自觉管护成果的治沙新模式。2024年,全旗24家合作社、10家企业参与治沙,带动1634名农牧民人均增收1.4万元。今年,全旗计划完成138.87万亩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任务,预计带动2800多名农牧民人均增收18000多元。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副旗长阿木吉拉图说:“因地制宜,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工程固沙、围栏封育、灌木平茬和退化林修复等措施,探索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治沙新路。”(来源:奔腾融媒、上都新闻)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