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全球中心开建!三大总部落户!重庆藏不住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3:05 2

摘要:据了解,赛力斯全球研发中心计划2026 年6月建成投用,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2.5万平方米,是一个由6栋单体组成的环形建筑,外径约272米,内径约208米,地下三层、地上九层,涵盖车库、办公区、设备用房、多功能厅、厨房、餐厅等功能。

创建智能电动汽车全球基地,重庆已经卯足了劲。

日前,总投资约31亿元的赛力斯全球研发中心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8月底实现地下结构全面封顶,正式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标志着项目从基础建设转向实体建筑快速推进期。

据了解,赛力斯全球研发中心计划2026 年6月建成投用,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2.5万平方米,是一个由6栋单体组成的环形建筑,外径约272米,内径约208米,地下三层、地上九层,涵盖车库、办公区、设备用房、多功能厅、厨房、餐厅等功能。

与此同时,已成功升级为一级汽车央企并落户重庆的中国长安集团也启动了全球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

日前,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项目选址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嘴组团Q4-1/01地块,作化科技研发体系布局的关键工程,将承担面向未来的核心研发任务。

此次新建内容涵盖前瞻技术研究中心、造型设计中心及科学与艺术平台,预计可容纳2000名研发人员办公,重点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及低空经济等多个战略性前沿领域。

据了解。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位于重庆两江新区,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43亿元人民币,2019年4月正式启用,是长安汽车“六国九地”全球研发布局的中枢,拥有设计、试验、管理等7大功能,涵盖仿真分析、噪声振动、碰撞安全等12大领域,含有混合动力、空调系统、非金属材料等180多个实验室以及运用云技术打造的数据中心。

未来十年,长安计划在鱼嘴区域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专项实验区,并形成涵盖12大研发方向的专业体系,包含仿真分析、声学振动、电动化技术等技术模块。

同时,研发中心将组建一支超过3000人的专家人才队伍,其中海归人才超过200人,构建全球一体化协作模式。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全球总部正在重庆鲤鱼池片区拔地而起,目前正在进行楼层板铺装、支模搭架、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预计将在2027年建成投用。

该项目位于重庆鲤鱼池,这里曾是长安汽车的发源地,如今正以全新的样貌呈现。作为长安三工厂片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40.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

两栋双塔建筑耸立其间,最高约140米,建成后将集全球总部与科创中心于一体,成为长安面向未来的核心基地。

作为重庆智能汽车产业的两大主力军,落地在重庆,成长壮大在重庆,已经成为重庆智能电动汽车加速发展的火车头。

值得一提的是,由重庆迈驰、吉利、路特斯等合伙企业共同设立的千里智驾总部落地于重庆,并在北京、上海、重庆、宁波均设有办公室。

该公司基于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融合自身的工程技术和研发实力,千里智驾致力打造开放、国际化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为智能汽车领域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智能传感器功能模块,业务布局覆盖从L2+级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L3级智驾方案以及面向Robotaxi场景的L4级智驾方案。

三大智能汽车巨头总部全部落户重庆,其中两大巨头全球研发中心在重庆建设,这意味着重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将在技术方面冲刺全球领先地位。目前,重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统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2025年力争突破130万辆,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深蓝、阿维塔、问界等品牌车型在中高端市场表现突出,如问界M9稳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榜首,阿维塔06连续4个月销量过万。

产销的快速增长,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通过长安、赛力斯等龙头企业带动,重庆已形成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体系,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三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

同时,配套能力也在提升,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布局,本地配套率逐步提高,零部件企业数量超540家,其中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190余家。

为抢占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制高点,在技术创新与研发持续加大投入。2024年,重庆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3.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其中,长安汽车构建“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研发团队超1.8万人。

也因此,关键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取得进展,如阿维塔搭载华为乾昆ADS3.3辅助驾驶系统,实现端到端零接管。

2025年7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就《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推出25项以上汽车产业定制化金融产品。

到2027年,全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1000家。

2025年8月,重庆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宣布:到2027年,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年产销量突破200万辆。

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重庆同步构建四大支撑平台:建成产业大脑、打造数据服务系统、建立1个国家级和3个市级制造业中试平台、搭建产业合作发展平台。

显然,这四根支柱将撑起200万辆产能的智能底座。

拥有多个车企龙头总部的重庆携完善的生态体系正蓄势而发,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渐行渐近。

来源:重庆科学之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