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的荧屏上,总有一些声音让我们心安,也总有一些面孔,陪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时刻。最近,不少观众发现,康辉的播音,仿佛带着一种熟悉的“温度”——让人不禁想起多年前同样从容不迫、字字铿锵的罗京老师。
央视的荧屏上,总有一些声音让我们心安,也总有一些面孔,陪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时刻。最近,不少观众发现,康辉的播音,仿佛带着一种熟悉的“温度”——让人不禁想起多年前同样从容不迫、字字铿锵的罗京老师。
有人说,听康辉播新闻,就像“老酒醇香”,越品越有味道。他的嗓音宽厚而稳定,语速不疾不徐,遇到紧急消息也从容不迫。这背后,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对专业的坚守。正如一句老话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看似轻松的播出,都离不开反复的训练与沉淀。
记得去年国庆阅兵直播,康辉连续数小时解说,声音始终稳定、情绪饱满。有网友感动地说:“听着他的声音,仿佛一切风雨都能过去。”这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它来自对事业的敬畏,也来自对观众的尊重。
再比如有一次,直播过程中提词器突然黑屏,康辉面不改色,凭借记忆流畅完成了整段播报。事后他淡淡回应:“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举重若轻的态度,让人不由想起罗京老师生前那份一贯的淡定与专业。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什么是“行稳致远”。
而真正让观众感受到温暖的,不仅是他们的专业,更是他们在重大事件面前所展现出的“人性的温度”。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感人瞬间,康辉的语气中总是透着一股诚恳与共情。就像一位网友所说:“他不只是在播新闻,更是在和我们对话。”
有人说,康辉像是罗京的“接力者”,其实他们都是在用声音记录时代,用专业传递信任。真正优秀的新闻人,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情感的连接者。他们让新闻有态度,也让播出有温度。
时代的屏幕在变,新闻的方式在变,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那是一份厚重的专业传承,是一种不负信任的执着,更是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他们用声音为我们照亮前路,也让我们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人,值得静下心来,静静聆听。
来源:星闻哔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