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而来,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传统燃油车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时势造英雄,中国汽车一片红海,但对于劲旅而言,机遇和挑战共存。
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而来,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传统燃油车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然时势造英雄,中国汽车一片红海,但对于劲旅而言,机遇和挑战共存。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的一句:"我们要堂堂正正地打,以正规军的方式稳扎稳打。"揭示了上汽大众的转折,既要守住燃油车基本盘,又要加速新能源布局,"双轮驱动"的战略,开启了上汽大众的转型之路。
燃油车的智能化重生 新能源的加速突围
研发中心内,上汽大众的工程师们正在为新一代"Pro家族"车型做最后的调试,自此,针对中国路况和用户习惯,燃油车也拥有不输电动车的智能体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上汽大众推出的"一口价"销售模式,改变了燃油车传统的定价方式。
除了燃油车的智能化重生,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也在加速突围,即将上市的奥迪E5 Sportback,无疑就是上汽大众征战新能源市场的一份满意答卷,而针对中国用户对智能座舱的偏好,在本土化上的创新成为制胜关键。
截止到目前,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突破50%,但燃油车占据半壁江山,依然不容小觑。对于合资品牌而言,“油”与“电”都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双线协同发展的战略,比单线作战更能符合消费者的期待。
服务体系的优化变革
当经销商服务考核权重提升至50%,这意味着服务好坏直接决定经销商的收入,此举意在提升消费者售前与售后的产品体验。
而转型最大的挑战来自组织内部。上汽大众首次成立了用户运营中心,将过去分散在多个部门的用户职能进行整合。这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字化工具成为服务升级的利器,开发团队推出了智能服务系统,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维修进度,系统会自动推送维修报告和费用明细,就像给车辆装上了'健康手环'。
最让用户感到贴心的是预约服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智能推荐最佳保养时间,并自动预约工位和技师。用车保养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写在最后
截止2025年8月,上汽大众终端销量达到9万辆,环比增长9%。更令人欣喜的是,燃油车市场份额逆势提升,朗逸、帕萨特、途观三大主力车型上半年分别以13.7万、11.7万和9.1万辆的成绩,包揽各自细分市场燃油车销冠。在新能源领域,奥迪E5 Sportback未上市就先火。
展望未来,上汽大众的转型之路还在继续。
2026年上汽大众将有6款新能源产品下线,包括1款纯电、3款插混和2款增程车型。到2030年,将推出超20余款全新车型。
这其中有一款增程车型尤为引人注目,就是上半年率先亮相的ID. ERA,这款车在明年量产上市后,预计将与新势力的热门车型展开正面交锋。
如今,油车作为上汽大众的基本盘,依旧稳健发展。而新能源的向上突破,也预示了上汽大众的未来,"油电同进"战略已初见成效,支撑这一切的,正是上汽大众顺应时代的体系化改革。
诚然改革之路就像登山,虽然路途艰辛,但每登高一步,看到的风景就更美。上汽大众用实践证明,在变革的时代,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勇于创新突破,传统车企只要找准方向,同样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来源:汽车观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