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坪山的革命事业如星火燎原般蓬勃发展。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坪山的革命事业如星火燎原般蓬勃发展。
坪山光祖中学的文化广场上,一座“家国之光”石碑巍然矗立,碑身镌刻的楷书笔锋遒劲,红色传奇在此镌刻下不朽印记。
1925年10月,周恩来率部讨伐盘踞在淡水的军阀反动势力,他率部入驻光祖中学,并把指挥部设在教学楼二楼东南角的一间教室内。在此期间,周恩来接见了光祖青年新社的师生成员,并发表了演讲,号召广大社员努力学习,接受进步思想,点燃了坪山青年反封建反压迫的爱国热血。
自那以后,光祖中学的师生们深受周恩来壮志豪情的鼓舞,纷纷投身革命浪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生等众多校友冲锋在前,数百名师生投笔从戎加入东江纵队,其中40多名战士在黄花岭等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中最小的仅十几岁。如今,校内后山的校友革命烈士纪念亭静立如初,默默铭记这些为民族独立解放献身的青年师生,更激励着全体坪山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争先。
时光流转至当下,始建于1906年的光祖中学已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校园里的家国之光纪念墙、抗战纪念树等场所,处处彰显着那段红色光辉历史。学校传承“家国之光”办学理念,以周恩来、曾生等革命先辈为榜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是一批批革命接班人的努力奋斗,坪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产业创新的突破、城市面貌的蝶变、民生福祉的提升,坪山持续回应着革命先辈当年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初心与期盼。
站在光祖中学远眺,一幅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图景徐徐展开。全长3.6公里、被誉为深圳“BT大道”的两侧生机蓬勃,超200家生物医药企业汇聚,俨然构成了一片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沙田智造小镇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光峰科技、光弘科技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预示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在此强势崛起;14、16号地铁线路贯穿区域,三甲医院平乐骨伤科医院与坪山区中心医院守护着群众的健康,深圳技术大学等教育资源则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人才动力。
坪山的每一步前行,都深深扎根于先辈们铸就的精神沃土。这份穿越百年的初心与勇气,更融入每个普通居民的追求当中,他们正以平凡力量,为坪山发展添砖加瓦。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原碧岭社区党委副书记潘名汉依然活跃在基层,悉心调解邻里矛盾、化解社区纠纷,用耐心与责任守护着社区的和谐稳定,曾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以志愿之名,护绿水青山”。坪山居民唐治红甘当“河小二”,不仅推动成立龙田护河志愿服务队,更连续8年坚持“巡河”,用执着与热忱守护一方生态、传递志愿温暖,荣获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
从光祖中学燃起红色革命火种,到坪山大地续写发展新篇,一代代坪山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接续回答着“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命题。
来源:鹰哥复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