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 —— 访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1:12 1

摘要:鄂尔多斯,这座资源富集、产业兴盛、宜居宜业的魅力暖城,近年来在城市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又有哪些总体思路与举措?近日,记者专访了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宇。

·

·

·

·

·

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

——访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宇

鄂尔多斯,这座资源富集、产业兴盛、宜居宜业的魅力暖城,近年来在城市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又有哪些总体思路与举措?近日,记者专访了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宇。

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近年来,鄂尔多斯城市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

于海宇: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锚定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的目标,精准、系统施策,推动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城市能级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336.7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6363亿元,在全国地级市排名跃升至第43位,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人口加速集聚,常住人口由2012年的200万人增加到2024年的2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71.4%提升至80.4%,跻身三线城市行列。

二是城市颜值精彩蝶变。聚力打造黄河“几字弯”现代化公园城市,城镇建成区绿地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国最高,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大力开展城市更新,实施“温暖工程”项目191项,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老旧小区改造,累计筹建保障性住房12.3万套,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三是城市气质全面升级。文化气质不断提升,每年举办文化惠民活动超1000场次,《胡笳十八拍》等文艺作品和“草原村排”等文体活动火热出圈,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市”称号。文明气质深度涵养,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建成西部地区数量最多的“文明城市群”。现代化气质日益彰显,“智慧工程”“智慧住房”“智慧城建”“智慧城管”全面应用,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车路云一体化”“双试点”城市。

四是城市品牌持续擦亮。精心打造暖城城市品牌,一体推进暖企、暖才、暖民、暖治,连续5年在全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进入“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前50强,连续三届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鄂尔多斯市城市景观。

实践: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鄂尔多斯市下一步推进城市工作的主要思路与举措是什么?

于海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擘画了新时代城市发展新蓝图。鄂尔多斯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扎实做好“四篇文章”,不断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做好规划布局优化文章。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镇协同发展。加快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东康阿和鄂尔多斯高新区产业布局协同优化、新质生产力场景同频共育、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空间衔接、产城融合的良性发展格局,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市设计和规划执行,对中心城区景观风貌实施全要素管控。提升旗府所在地功能品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等短板,丰富生活服务供给,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人口吸附、集聚能力。因地制宜建设发展小城镇。加强工业园区所在镇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为聚人留人、兴产强产提供有力支撑;将完善10个5000人以上的重点镇基础设施,用3年时间打造20个左右特色小城镇。

二是做好集约高效建设文章。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统筹提升城市舒适、便利、生态、安全水平,争创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高质量推进“四好”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强高品质住宅小区供给,3年内再筹建保障性住房10000套以上,全面完成2005年以前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提升安居水平;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打造一批全龄友好示范社区;深入实施“温暖工程”,加速更新改造燃气、供水、排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网设施。高标准构筑休闲空间。对标日内瓦湖、西湖等高品质河湖,重点在中心城区推进环城水系改造升级,满足市民“可触、可玩、可赏”的亲水需求;充分利用城市近郊生态间隙,布局一批郊野疏林草原、共享野餐露营等休闲节点,打造周末休闲目的地;以“微更新、强功能、显特色”为原则改造提升公园绿地,大力实施“公园+”,构建“四季可享、文化鲜活”的公园城市样板。高水平打造韧性城市。实施燃气管线物联感知安全建设等“生命线工程”,推进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

三是做好精细精准治理文章。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创新治理理念、模式、手段,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内涵。让城市更聪明。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城市治理”,依托“1+4+N”数字住建体系,整合融通各类平台数据,构建统一高效的城市运行治理平台。让市民更文明。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打造国家城市文明工作典范。让治理更有序。加强和改进城市综合执法,突出抓好环境卫生净化、交通秩序整治、市政设施管护;健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机制,引导广大市民当好城市“主人翁”。

四是做好提标提优服务文章。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让更多有形有感有效的惠民举措温暖全市人民。着力繁荣城市经济。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档升级商贸、文体、健康、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升腾城市人气、商气、烟火气。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坚持每年集中6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医疗,积极推动“七有”向“七优”迈进。着力建设友好城市。用好人才新政、服务暖城“新市民”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到暖城居住生活、创新创业,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

实践:自治区党委提出“增强呼包鄂乌城市群量级能级”,鄂尔多斯市将如何更好融入城市群建设?

于海宇:推动呼包鄂乌城市群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我们将坚决按照自治区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携手各兄弟市推动城市群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共同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加强产业互补合作。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立足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合力谋划重大项目,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合作,联合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城镇协作共建。推动准格尔旗融入“呼和浩特都市圈”,推进包头市区—土右旗—达旗合作共建,构建相邻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加强创新协同发力。以创建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紧扣产业发展共性问题,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共同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是共同打造开放发展高地。持续畅通开放通道。推动包鄂榆高铁、呼鄂高速年内开工,加快打通市际“断头路”和跨区域货运通道,加强区域内机场互通协作,进一步拉近城市间距离。持续建强开放平台。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畅通对外贸易空中通道和铁路货运廊道,更好融入“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三是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协同加强保护治理。合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协同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持续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协同促进绿色发展。合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加强绿电耦合、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合作,提升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四是共同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合力增进民生福祉。发挥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集聚优势,主动加强跨区域校际、院际合作,推动更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合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共用,扩大高频政务服务“互办互认”覆盖范围,实现更多政务事项同城化“一网通办”。合力建设智慧城市。加大城市智能体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等合作,携手打造区域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样板。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