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的“一站式”学生社区里,传统文化体验坊的墨香与数字媒体工作坊的键盘声交织成独特的文化协奏曲。3月27日,在这个集教育管理、文化浸润、生活服务于一体的育人空间,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明雪梅以“文化自信·
在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打造的“一站式”学生社区里,传统文化体验坊的墨香与数字媒体工作坊的键盘声交织成独特的文化协奏曲。3月27日,在这个集教育管理、文化浸润、生活服务于一体的育人空间,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拉开帷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明雪梅以“文化自信·青年有为”为主题,与学校师生共话文化传承使命,在春意盎然的校园里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的价值与信仰……”明雪梅围绕“文化自信照亮民族复兴之路”“将文化自信融入成长坐标”“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先锋派”等内容展开宣讲。师生们专注聆听,时而提笔记录,时而凝神思考,在思想碰撞中深化文化认同。
“从刻着古老文字的龟甲到全球热销的《黑神话:悟空》,中华文化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明雪梅以跨越五千年的文明叙事开篇,将师生带入波澜壮阔的文化长河。她细数遣唐使跨海求学的历史佳话,讲述陈寅恪在战火中守护文化火种的赤子之心,列举孔子学院遍布157个国家的当代成就。当提及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将苗绣技艺融入现代设计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的生命力。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室里,民间故事绘本创作工作坊的学生们正在将《愚公移山》改编成AR互动图书。“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听懂传统故事,更要让他们触摸到文化的温度。”一名学生展示团队作品时,眼中有光。这种创新实践正是学校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缩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开发应用程序时融入中华传统纹样,音乐教育专业师生将当地传统文化改编后登上更高舞台,艺术设计学子用蓝靛绘制现代蜡染图案——传统文化正以青春姿态焕发新生机。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明雪梅寄语学子要做“有根的现代人”。她以学校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的文化交流为例,强调“文化自信不是封闭自守,而是在开放包容中彰显特色。”2024年,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三下乡”活动的4000小时服务时长沉淀出更深厚的价值,既展示传统工艺之美,又吸收现代设计理念,这种双向赋能正是文化创新的生动注脚。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创客空间里,师生们正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发展动能。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展示的“艺术党课”视频中,师生通过红色经典剧目创编、传统艺术展演等形式,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如今,“艺术党课”已成为该校的“金字招牌”。
随着首届校园文化节的启动,该校将在“幼专学子讲中国故事”“幼专青年说”等品牌活动基础上,推出更多文化活动平台。师生们将在蜡染工坊续写蓝白相间的现代美学,在数字媒体工作坊解码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在社区服务中架起文化传播的桥梁,在参与中提升文化素养,在交流中增强文化自信。
不难看出,从甲骨文到二维码,从茶马古道到“数字丝绸之路”,六盘水幼专的育人实践印证着一个真理:当文化自信的种子扎根青年心田,传统与创新的交响必将奏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在这片“一站式”学生社区构筑的文化沃土上,青春与文明的对话永不停息,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永远鲜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