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一场别开生面的“滨海科学城”——青少年探秘国之重器传承抗战精神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中船重工大厦生动上演。来自滨海新区的数十名青少年代表,在此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的探秘之旅,不仅在船舶科技的宏伟篇章中感
津滨海讯(记者 张惺卓 李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一场别开生面的“滨海科学城”——青少年探秘国之重器传承抗战精神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中船重工大厦生动上演。来自滨海新区的数十名青少年代表,在此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的探秘之旅,不仅在船舶科技的宏伟篇章中感受民族工业的崛起,更在抗战岁月的英雄叙事里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
本次活动由滨海新区科协与中船海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天津市普汇青年科技志愿服务队协办,旨在以创新形式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崇尚科学,在科技自强的当代叙事中深度融入红色基因的传承。活动选址于具有深厚军工背景的中船重工大厦“建党史与造船路”展厅,本身就赋予了这场教育更为厚重的实践意义。
步入展厅,青少年们立刻被我国船舶工业,尤其是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壮阔历程所吸引。通过珍贵的科普短片、详实的图文展板与专业讲解,曾经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化为眼前具象的国之重器。一艘艘劈波斩浪的舰艇模型,一幕幕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几代造船人如何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熔铸于钢铁之中,深刻理解了强大国防对于国家命运的关键意义。
随后,一段聚焦抗战时期船舶工业英雄事迹的专题讲解,将时光拉回烽火连天的岁月。讲述者以饱满的感情,生动再现了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船舶工人们如何以车间为战场,以智慧与勇气抵抗侵略,用鲜血和生命守护家国尊严。这些鲜为人知却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青少年,历史不再是遥远的知识,而成为可感可知、可敬可佩的精神源泉。
知识的汲取最终需转化为实践的动能。在互动环节中,青少年们角色转换,踊跃化身“小小讲解员”,聚焦代表中国深潜科技辉煌成就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讲解展示。他们认真准备、自信表达,在复述与阐释中,不仅巩固了刚刚学到的海洋科技与国防知识,更在亲身参与中点燃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与热爱,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的升华。
“此次活动成功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边界,巧妙地将厚重的抗战历史纪念与前沿的科技科普实践融为一体。它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更是一堂面向未来的生动思政课。”正如中船海盾(天津)相关负责人所展望的,未来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搭建更多此类融红色教育与科技启蒙于一体的平台,让红色薪火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代代相传,滋养培育出更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区科协供图)
来源: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