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报到的通知书、抓握过的玩具……时光印记展览馆里关于生命的故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4:24 1

摘要:那位取得硕士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报道的女孩名叫陈俊丽,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1岁。父亲王小勇含泪将女儿化作四份生命礼物,让4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当初看到女儿走了,很不甘心,但确实没有办法。”王小勇说,思来想去,他想着以器官捐献的方式,延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朱婷 李雨恒 见习记者 蒋婷 实习生 马厚雪 范传龙

展柜里,高三女孩的手绘画卷仍带着青春气息;没来得及报到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定格着永远的期待;仅8个月大的宝贝抓握过的玩偶,仍保持着蓬松……

3月28日,重庆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正式开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红十字志愿者、捐献者家属、医学生代表等人,成为了馆内接待的第一批“客人”。

3月28日,位于璧山区的重庆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正式开馆。记者 李雨恒 摄

这些承载着生命余温的物件,在展柜中构筑起一座座微型纪念碑。大家不约而同感受到,每一笔勾勒、每一道指纹、每一处磨损,都是生命曾经热烈存在过的印章。

位于璧山区的重庆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承载着捐赠者生命余温的物件。记者 李雨恒 摄

那位取得硕士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报道的女孩名叫陈俊丽,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1岁。父亲王小勇含泪将女儿化作四份生命礼物,让4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当初看到女儿走了,很不甘心,但确实没有办法。”王小勇说,思来想去,他想着以器官捐献的方式,延续女儿的生命。

位于璧山区的重庆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承载着捐赠者生命余温的物件。记者 李雨恒 摄

站在儿子王镜甯生前最喜欢的玩偶面前,看着玩偶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和蓬松度,40岁的王红盛再也忍不住,眼泪盈眶。“宝贝走的时候才8个月大,是个不哭不闹的乖宝宝,送他的新鞋来不及穿,甚至来不及学着叫爸爸妈妈。”王红盛介绍,去年2月,因为一次意外,伤到头部的宝贝再也没抢救过来,想到宝贝抢救期间,得到很多好心人帮助,他们强忍悲痛选择以捐献的方式,帮助需要的人。“他是我们的心肝宝贝,也希望他能是救助别人的心肝宝贝。”

位于璧山区的重庆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承载着捐赠者生命余温的物件。记者 李雨恒 摄

除了展陈物件,展览馆还用AI技术将捐献者的照片制作成了视频,投放在大屏幕上进行展播,重现捐献者的一颦一笑。无论是图文展板、视频资料,还是陈列的遗物,此刻都化身为故事的讲述者,以各自的方式讲述捐献者的过往。

自2018年以来,重庆市红十字会联合重庆西郊福寿园连续7年发起“重庆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公益项目”,迎接了一位又一位献身医学事业的伟者入住园内,也见证着无数位爱心人士为红十字事业奉献……这些故事被悉心珍藏在时光印记展览馆,等候更多人了解:生命的长度可以无限延伸,它的存在形式不单单局限于“自我”,也能够与他人相生相连,由此及彼,一个接一个将生的希望传递下去。

重庆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市民参观展览馆,缅怀捐赠者。记者 李雨恒 摄

“这是重庆市首个以‘生命教育+红十字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纪念场馆,正式开馆之后,将趁着缅怀月举办‘遗体器官捐献——生命大爱’活动。后续,也将持续对外开放。”现场工作人员方炜表示,之所以举办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向社会公众普及遗体器官捐献的重要性,以时光纪念展的形式再现十余年来重庆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发展历程,为大家提供一个优质的纪念空间,讲好捐献者的故事,层层点亮生命的灯塔。

“你好,请问可以咨询一下捐献方式吗?看完展览我心里太感动了,我也想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馆内,一位参观者径直走到工作人员身边问道。而此时,咨询台前已被围得严严实实,涌动的长队里,有颤抖着双手的老人,也有目光坚定的医学生,大家的热情互相感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坚定。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每一位咨询者解答着疑问,从捐献的流程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再到捐献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每一个细节都解释得清晰明了,也将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